贵州省农信社始终坚持“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围绕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着力服务创新,加大信贷投放,积极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截至10月末,该省农信社投放“三农”贷款较年初增加65.7亿元,占新增贷款的74.9%以上,对“三农”的信贷投放比例占新增存款的68%以上。
突出重点 加大信贷有效投入
今年以来,贵州省农信社围绕《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总体目标,突出信贷支农重点,切实加大信贷投入。截至10月末,该省农信社累计投放农业贷款157.4亿元,农业贷款余额258.6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96%以上。
突出支持春耕生产,实现粮食增产。针对今年春耕生产实际,贵州省联社以春耕生产为支农重头戏,及时印发《关于支持春耕生产指导意见》,做到“三早”,即:支农早调查、资金早筹措、贷款早发放。该省农信社组织8000多名信贷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1475个乡镇20332个行政村近700万农户进行调查摸底,充分把握农户春耕生产资金需求变化,对农户春耕生产贷款实行“三优先”,即“优先评级、优先授信、优先贷款”,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户春耕生产资金需求。今年该省农信社累计发放春耕生产贷款48亿元,贷款农户达345万户。
积极支持生态畜牧业,发展现代农业。今年以来,由于生猪生产出现下滑,造成近几个月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贵州省联社印发《关于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指导意见》,重点解决生猪产业链的资金需求,稳定生猪市场物价。今年1—10月,该省农信社累计发放生猪生产及其相关产业贷款15.6亿元,为缓解该省今年肉食品价格上涨做出了积极贡献。
大力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壮大优势产业。今年,贵州省农信社紧扣各地“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以“一村一品”示范区、示范点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在支持烤烟、油菜等传统产业的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模式,加大茶叶、辣椒、蔬菜、水果、花卉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支持力度。今年1—10月该省农信社累计投放特色产业贷款26.6亿元,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的优势产业区和产业带。
积极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要求,该省农信社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截至10月末,该省农信社累计投放农产品加工贷款达26.3亿元,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积极支持农民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为农民进城务工发放“打工路费贷款”,同时,配合“百村创业工程”,该省农信社积极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带技术返乡创业。今年1—10月该省累计发放农户外出务工和回乡创业贷款6.7亿元,通过信贷杠杆,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积极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今年贵州省农信社以“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为载体,积极支持生态旅游和城郊型农家乐、特色村寨游等乡村旅游的发展。据初步统计,该省农信社累计投放乡村旅游贷款13.5亿元。
积极支持小城镇建设,配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的实施,积极支持小城镇建设,今年1—10月该省农信社累计发放小城镇贷款18.7亿元,有效支持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完善创新产品和服务
围绕“农民百元增贷工程”,积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新要求,实现“三个扩展”,即:把小额农贷的对象由传统农业扩展到“大三农”,满足农户的生产、消费需求;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农户偿还能力,扩展贷款授信限额,优秀农户授信放宽到5万元;根据农业生产经营周期,扩展贷款期限。符合条件的信用农户在授信额度和有效期限内循环使用贷款,初步建立了农户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截至10月末,该省农信社建档717万户,建档面94%,已评定信用等级600万户,评级面84%,农户贷款面达65%,基本解决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加强和改进支农服务手段,积极发挥农信社网点优势,以信用社为平台,建立和完善综合业务网络体系,把现代支付结算工具引入农村,开办代收代付、代理保险等各类金融服务。今年,通过“一折通”代理兑付涉农补贴的乡镇1429个,占乡镇总数的95.3%,兑付涉农补贴农户数为596万户,占涉农补贴农户的85%,基本实现涉农补贴“一折通”,确保涉农补助资金及时、足额、透明、安全发放。同时,全面推广支农联络员制度,实行包村包户的信贷服务,把信贷服务与信息、科技服务有效结合起来,为农户提供政策、信息、资金服务。
积极推广“联保贷款”、“社团贷款”业务,满足在发展现代农业、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大额贷款需求,通过联保贷款和社团贷款方式,集中资金优势,支持一批规模效益型的重点龙头企业、小城镇建设、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壮大。
创新担保机制,为解决“三农”贷款难,该省农信社不断创新贷款担保机制,探索实行经营权、林权质押、联户联保、担保公司担保等方式,解决贷款担保难问题。
创新贷款定价机制,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区别不同的信用状况、不同的信用等级对“三农”贷款适用不同的贷款利率,实行利率优惠,让利于民。
积极支持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探索新阶段扶贫开放的有效形式,对诚实守信的贫困农户采取“财政贴息、信用社贷款、农户用钱”方式,发放扶贫贴息贷款,帮助农户脱贫致富。截至10月末,该省农信社扶贫贴息贷款6.5亿元,使5.2万农户摆脱了贫困。
积极创建良好农村信用环境。今年以来,该省农信社以信用农户评定为基础,积极开展“信用村组、信用乡(镇)”创建活动。截至10月末,该省农信社已创建信用组849个、信用村269个、信用乡(镇)14个,有效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培育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