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坤哥走市场
无言的化肥市场

坤哥

  驱车数百公里,江苏省内走市场,给我留下一个不太美好的印象和感受。基层经销商几乎没有什么库存,最要命的是基层经销商要货无门,有价不给,而很多的生产厂家呢,它们的出厂价格却在“冬天里的一把火”,寒冬季节里熊熊燃烧……以下所举例的生产厂家实事求是,加×是为了皆大欢喜,免得又要去法庭告我!

  靠近江苏的几个山东省的尿素厂家,毫不犹豫地将尿素出厂价定在1930元/吨—1950元/吨,安徽省这个星期紧随其后,而值得一提去刮目相看的是江苏苏中地区、苏北地区的尿素厂家“俺们都是活雷锋”,自然不甘人后,计划内实际出厂成交价格都在1950元/吨及以上,送到2000元/吨的比比皆是,久仰的一个杠杠。

  四川×厂将55%粉状一铵出厂价定为3300元/吨,合同用户按折扣供应;云南×厂将55%粉状一铵出厂价定为3380元/吨,暂不接新单;湖北×厂长年生产58%粉状一铵,12月30日前收款3800元/吨;江西×厂57%磷酸二铵出厂价格3400元/吨,限制接单;我再次“自以为是”——山东省XX厂家57%褐色二铵写稿时报出了3600元/吨的天价,同样的限制接单……这些都是目前我所能接触的价格高峰,“典型示范型”的坐井观天。每次听到屡屡刷新的价格,人们已不再一惊一乍、如临大敌、大喊疯癫,就像生物老师提问学生一样:“你知道老鼠能活多少年吗?”学生回答得干脆利落:“那要看老猫的心思。”。个别生产厂家再也不会“默默无闻地去承受”,既然承受不住原料涨价的压力,那就一次次随着原料的逐步上涨而逐步上调出厂价格,这本身就无可厚非,经销商也都能做到理解万岁!但有些生产厂家就不是这个心思,20天上调400元/吨,更有厉害的,一个星期调了300多元/吨,这与原材料涨价彻底达到休戚与共、心相印手牵手?底气不足下再让经销商去理解这种心思就有点勉为其难。某报社一位老编辑“种树南山下”,与其相询说是与我“商榷”,说我“代表了当前一些经销商的心理”,推断来自于老编辑所说的“据了解该作者本身就是一名经销商”,我唯唯诺诺、心平气和、娓娓动听、闲庭信步地向这位老编辑仔细汇报、着重强调了“短期内屡次上调或巨幅上调出厂价格”这个前提,老编辑说在其文中也客观地提出了这一点,那就是得出另外一些结论时就心不在焉或者下意识地对此视而不见,漠然置之。我多少年如一日,非常尊重和欣赏这位老编辑,他也用了我很多稿件,在此说出来并不是要打“口水仗”,而是将我的真实意图再向各位朋友报告一下,也一览无余地昭示了我的“低头不语”。眼下这种疯涨——狂涨——的化肥大环境,就不能引起国家、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吗?习惯于“低声下气”、纠缠于不甘示弱,“此恨绵绵无绝期”,值得一提?意欲何为?

  北京一位好友今天又数落我,上月下旬的时候,他照顾我以工厂生产的名义,以2600元/吨的港口价格供应若干吨俄罗斯红钾,我也知道有钱可以赚,但是我真的对眼下的化肥市场的大环境表示担忧。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又是400元/吨的涨幅,曾经有人宣称要到年底将俄红钾玩到3000元/吨,根本不需要了,上海某大企现在已经把这个价格报出来了。我了解了一下,各方也都见涨不怪了,听说2850—2860元/吨左右已有零星成交。“阿SIR,我不做大哥很久了!”一年之内,俄罗斯红钾涨幅高达1000多元/吨,你还能说出点什么吗?——无言!

  前期一直关注的复合肥市场,也是一地鸡毛、一米多高、一团和气,45(Cl,15—15—15)主流报价已到2400—2500元/吨,45(S,15—15—15)主流报价已达到2750—2800元/吨,48(Cl,16—16—16)主流报价已达到2650—2750元/吨,51(Cl,17—17—17)主流报价已经达到2780—2880元/吨,就连低浓度25%的也没有低于1000元/吨的了。省内走市场,在苏北某个厂家参观,他们已报价1320元/吨了。我异常平静地问他们的董事长:“卖得掉吗?”董事长更加平静地回答我:“卖不掉!”“那为什么还要报价这么高?”“管他呢,总要有人报价最高,反正这个时候也没有人拿货,报得高总要比报得低好吧!”他的观点,在一些厂家、一些商家很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我说了这些,并不等于我不为生产厂家说话。我曾经泼墨如土所描述的俄罗斯48(Cl,16—16—16)的复合肥,上海已有经销商正式报价3800元/吨,主流报价3700元/吨左右,两个月的时间,1200元/吨的涨幅。电影《大腕》看过以后,我只记得一句久负盛名的话:“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与领“秀”中国化肥界的这些“精英栋梁”们共勉!——

  无言的结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