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瘦瘦的身材,稍微有点黑的皮肤,衣着朴素,却掩不住骨子里透出来的塌实与干练。平时话不多,但关键时刻一说,还真没有人不听他的。他,就是原江西省宜丰县同安信用社主任刘安平。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是刘安平在工作中确立威信、取得成绩的“独门秘笈”。在日常工作中,他从来不会“说一套,做一套”,凡是要求职工做到的,他总是首先做到;凡是禁止职工做的,他首先不做。
刘安平一贯主张勤俭办社。社里的东西,哪怕是一枚小小的大头针,或者是一张旧复写纸,都不准浪费。正是这种勤俭办社的工作作风,使他在1993年兴建办公大楼时,不分昼夜地泡在工地上把关,硬是以当时的最低造价建出了质量一流的办公大楼。而他,却因劳累过度住了院。
工作方面,刘安平是一等一的好手。他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狠抓低成本存款。为给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开展了上门服务和电话预约存款,对企业办理业务打破了上、下班界限,做到随到随办。他亲自帮企业寻找市场和销路,帮企业办理汇票等等,用诚心实意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在金融业不正当竞争风气有所抬头时,同安信用社依然保持了存款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其中低成本存款占各项存款总额的一半,大大降低了资金成本,使存款结构趋向于合理化。
他的心里装了一本“明白账”:各个村、企业的信息、经济动态,包括许多贷款户的数字等情况,他都掌握得八九不离十。为了搞好清收贷款工作,他总是带领信贷员不论严寒酷暑地下乡,有时甚至吃住在村里,一蹲就是一个礼拜。
有一次,为了收回个一经济较困难企业的一笔贷款利息,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该企业收到了一笔款项之后,刘安平立马穿上雨衣,冒着夏日的滂沱大雨只身前往收息。待他将6000多元现金带回信用社时,浑身已被浇得湿透了,本来就有点感冒的他因淋雨而加重了病情。正是这种不怕苦不怕难的工作作风,换来了同安信用社的贷款清收率始终位居全县信用社前列,盘活了资金存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个讲究领导艺术的人,才能真正赢得人心。在工作当中,刘安平总是语气平和地对职工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大家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虽然他对职工要求很严格,却从不主张用罚款来约束职工,他总是坚持“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动职工。每当工作上有联社下达的突击任务,他从不给大家做硬性的分配,而是常常对大家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要做好工作,得依靠大家的团结努力、心齐、自觉。”说来也怪,尽管没压任务,员工们却从没有偷懒或拈轻怕重,总是争先恐后地抢着干,而且完成得既快又好。这时,刘安平总会及时地予以表扬,并露出会心的微笑。
平日里,刘安平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每天早上,还不到上班时间,他就早早地在办公室打扫天花板上的蛛网、灰尘,拖地板。员工们看到这种情景,都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以后做起值日来更认真更仔细了,干净整洁的营业厅带给储户一种怡人的享受。信用社的塘里养了鱼,刘安平除了带领男员工下塘劳动以外,还经常独自下塘打理。信用社的电扇、灯管、保险丝、水泵等坏了,总是他亲自修好。他的精力似乎总是那么充沛,好像永远不知道什么叫疲倦。
有了这样一个带头人,同安信用社不仅扭亏为盈,而且还实现了连年盈利的好局面,连续被乡、县、地级政府评为优秀单位,会客室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奖状。刘安平个人也年年被评为“先进个人”,各种荣誉证书、奖状摞起来有一尺多高。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话是那么朴实。也许,正是这种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深深地影响了信用社的一班人,使整个同安信用社团结得亲如一家人,使信合事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