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四川蓬溪县农村信用联社以深化改革为契机,在不良贷款清收处置过程中,既紧密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又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多策并举,多方联动,经过不懈努力,在不良贷款“双降”上终于取得有效突破,信贷资产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截止到2007年10月末,全县农村信用社累计收回不良贷款26961万元,绝对额比2004年末下降14099万元,占比下降35.9%。
政府担责 以资抵贷
由于历史包袱重,要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力量清收不良贷款,达到专项央行票据发行的入门条件几乎不可能。2005年3月,联社理事长何家斌带领班子成员一道多次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沟通、汇报,反映不良贷款清收对农村信用社获得央行票据扶持资金的重要性和所面临的巨大困难,赢得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同意处置2000万元政府拖欠不良贷款。后又通过多次与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以优质国有资产进行打捆抵偿,用最有力的实际行动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2005年7月18日,县人民政府与农村信用社签订了以资抵贷协议书,2005年12月28日完成资产权属证明全面移交,最终将59宗房产面积37712平方米、54宗地产面积175335平方米折价3925万元,用于抵偿应由县、乡两级政府及部门承担偿还责任的不良贷款,效果扩大到最初2000万元的两倍。从而使全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占比下降了8%,蓬溪县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也终于出现了希望的曙光。
多方联动 以点带面
为了啃下公务员和公职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这块“硬骨头”,达到以点带面,实现不良贷款“双降”的目的,县联社党委借政府打造“诚信蓬溪”之机,积极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衔接、协调,采取强有力措施对国家工作人员拖欠的不良贷款进行清收。2005年,蓬溪县委、县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及依法打击逃废债务工作的通知》,决定成立以县委副书记温勉双任组长,县政法委、纪委、公、检、法、组织、人事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清收不良贷款工作领导小组,在县联社现场办公,多方联动,协调配合,运用“三停五不”政策对国家工作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进行全力清收。2007年6月,县联社为巩固清收成果,使农村信用社早日达到专项央行票据的兑付出门条件,按照省联社安排,以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大会战为契机,在借鉴2005年县委、县政府帮助清收不良贷款经验办法的基础上,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清收不良贷款暨依法打击逃废债专项治理活动,全县累计收回不良贷款2786万元,其中收回公务员和公职人员不良贷款135万元。
责任清收 重点治乱
今年该联社按照省银监局和省联社要求组织70人工作组,历时一个半月对贷款本息进行全面对账和对员工及亲属违规贷款进行专门清查,发现共有员工及亲属贷款1616.8万元,其中违规贷款253.3万元,不良贷款310.3万元,未按季或长期未结息贷款372.9万元,根据省联社《关于对全省农村信用社贷款本息全面对账发现问题分类处理的通知》要求,对职工违规贷款进行了严格惩处、清收。一是从7月1日起,对有违规行为的49人每月只发基本生活费,5人下岗收贷。二是要求违规发放职工贷款的责任人限期收回贷款,到期未能收回的,对责任人每月只发基本生活费,其余工资用于归还责任贷款。由于措施有力,收到了明显成效,截至今年10月末,该县联社共收回职工及家属贷款1130万元,其中不良贷款280万元。
方法可行 控制新增
为了从根本上实现不良贷款“双降”,蓬溪县联社在对已经形成的不良贷款进行全力清收的同时,还想方设法控制新增不良贷款,止住“出血点”。一是制定了《蓬溪县农村信用社新增不良贷款管理办法》,对新增不良贷款落实责任,增强了制度约束力。二是严把贷款出口关,强化信贷管理,防止出现新的信贷风险。三是将以前对不良贷款提前预警改为提前清收,即提前一个月完成到期贷款的清收处置工作,以确保新增不良贷款零增长。四是加大考核力度,每月初社主任、专业部门经理交纳1000元保证金月末考核兑现。另外,还将每月岗位目标工资60%中的20%用于考核此项指标的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