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使用的正已烷是从石油、油田气及某些天然气中分离出来的。近年来,由于石油精炼技术的发展 ,生产正已烷的成本不断降低 ,所以正已烷的使用范围和用量大大增加。正已烷在工业上主要用作溶剂 ,用于配制粘胶以粘合鞋革、箱包 ,也用于电路板等电子元件清洗、彩色印刷时清洗器材,还有食品制造业的粗油浸出、塑料制造业的丙烯溶剂回收、日用化学品生产时的花香溶剂萃取等行业也用到正已烷。
过去正已烷曾被归为是低毒类化学物 ,但后来因其挥发性和脂溶性高 ,在人体内可蓄积 ,特别对神经系统具有毒性 ,故有人认为应考虑将其列为高毒类化合物。由于缺乏防护 ,对其毒性重视不够或缺乏了解 ,很多地方曾出现正已烷中毒的悲剧。为此 ,有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提高警惕 ,采取措施 ,予以防范并杜绝事故的发生。
正已烷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及胃肠道吸收进入人体 。在体内 ,正已烷主要分布于血液及脑、肾、脾等器官 ,分布多少与各器官的脂肪含量有关。肝细胞为生化代谢与解毒场所 ,一般在接触后数小时即可以将原形及其代谢产物从肾脏排出。高浓度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刺激症状和头晕、麻醉等。长期职业性接触低浓度正已烷 ,可引起慢性中毒 ,主要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及神经衰弱综合症。其症状是逐步进展的。早期表现为手足发麻、疼痛、触觉减退 。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四肢无力 ,握拳困难 ,行走费力 ,甚至不能站立。双上肢出现肌无力时 ,双手难以做精细动作 ,不能夹菜、扣衣扣、剥鸡蛋壳等。该病严重时可致瘫痪 ,瘫痪的特点是四肢左右对称 ,下肢较上肢为重 ,远端重于近端。在停止接触正已烷后数月病情仍可能进展。经积极治疗 ,一般需半年至一年才能恢复健康。部分严重病例会恢复不完全。正已烷中毒不仅影响生产 ,也影响个人生活。
为预防正已烷中毒 ,正已烷作业车间应安装有效通风装置。若使用含正已烷的溶剂 ,应尽量保持密闭 ,以减少其蒸汽逸出 ,确保车间正已烷空气浓度不超过 325毫克 /立方米为宜。积极进行工艺改革 ,尽可能以无毒或微毒溶剂代替正已烷。直接接触正已烷溶剂的作业人员 ,操作时应带防毒口罩和玻璃纤维手套 ,穿工作服。皮肤污染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饭前要注意洗手。(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