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三违”人员,不责不怪,不讲大道理,还邀请他们查账、看画,这是日前正在安徽淮北矿业海孜矿各基层单位悄然盛行的“怪现象”。
“三违”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夙敌,多年来,如何根除“三违”,一直是海孜矿致力研究的课题。结合职工的心理特点,矿上于今年年初推出了一种全新的、更加人性化的“三违”帮教模式:理疗法。针对每一起“三违”行为,由各个基层单位根据“三违”人员的日常工作表现,为之量身计算一笔“三违”经济损失账,查出“三违”给当事人带来的系列损失,让“三违”者能够清楚地计算出“三违”的危害。同时,各基层科区还组织人员,根据各“三违”行为的具体表现,推测出该“三违”行为在没有被及时制止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严重后果,并形之于画面,帮助“三违”人员形象准确地看到“三违”的危害。
“进学习班5天,丢了5天的工资,加上矿、区队的罚款,被取消的季度安全奖、当季度开展的安全活动奖,一次就损失了将近一千块,还差点丢了脚,以后再也不敢‘三违’了。”一名“三违”人员在看过自己的账单和宣传画后,当场就痛下决心拒绝“三违”。
“理疗法”在矿井中的全面推行,使该矿的“三违”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今年以来,该矿“三违”人员总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0%以上,职工反“三违”的主动性显著提高。(邵敏)
点评:“行动”不如“心动”,只有员工从意识上知道三违的危害,拒绝三违才会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