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文章中,我们遭遇了太多的同一个话题——钾肥无价无市,硫磺有价无市,产品有市无利——遂共同发出一个声音:敢问路在何方?
现在各大港口的钾肥成交量微乎其微,无非是那些手中有货的钾肥经销商们都在翘首等待——2008年的进口钾肥的合同谈判。据了解,中外双方关于明年的进口钾肥合同谈判仍在前期的准备中,外方似乎很能耐得住性子沉得住气,也就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中方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搞好前期工作,本月中旬,我方可能去团俄方进行实质性的接触。其实谈判的拖而不决,对双方都不是一件双赢的事情,2006年的钾肥谈判历历在目,记忆犹新,静下心去回顾一下,那就不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事情,而是“春江水暖各自知”的态势。对于那些“惜售“的经销商们,如果进口合同再拖几个月的话,价格上涨乃大势所趋,确信无疑,那么到底能涨多少个美金?10美元/吨?30美元/吨?50美元/吨甚至于更多?过分的乐观不一定能讨到多少便宜,现在有些小复肥厂、小型配肥厂在2300元/吨及以上,已经咬牙拿货,江苏通州一生产厂家的厂长告诉我,等米下锅“2300元/吨”,他拿来了200吨俄罗斯红钾,眼下可能是稀有成交中价格较高的了,坊间还传说有2400元/吨成交的,打死你也不相信,只要打不死,其实“捂”一个月费用要20多元/吨,再“捂”三、五个月,届时只涨100元/吨左右的话,就等于没“捂”了,可能很多经销商会不以为然,一笑而过,都祈望着不止涨100元/吨呢。一片等涨声中,仍有不少业内人士觉得在利润已多年未遇的难得丰厚的“牛市”环境中,还是减仓获利的好。哪怕减仓量不是太大,我们的那些复合肥企业就有“子弹”了,耳根也能清静不少。
昨天收到一个石破天惊的信息,贵州某生产企业订购到家的硫磺3070元/吨,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全来了。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像对待钾肥进口一样,联合谈判,联合作战,迫在眉睫,箭在弦上。我们再次强烈呼吁,与外商的联合谈判不仅是国家相关部门的利企之路,也是企业赖以生存之路、发展之路,供应商的哄抬物价、漫天要价、坐地抬价都将强有力地挫伤国内企业的积极性。
在原料采购日趋紧张的形势下,生产企业也应未雨绸缪,早作准备。譬如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就不受硫磺进口的牵制,不用受那些“今天2700元/吨,明天2800元/吨,爱要不要”的闲气、怨气、窝囊气,该厂未用硫磺作原料。再有,在充分的审视形势后,提前大批整批地吃进比一批一批、拖泥带水地与供应商谈判要轻松得多、容易得多、写意得多。山东金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前段时间这方面做得不错,眼下的销售市场也就轻松得多、容易得多、写意得多。山东某大企出手不凡,采购了近三个亿的原料,眼下以45(S)2200元/吨左右,45(Cl)2000元/吨左右的出厂价预收了三个亿的货款,供需双方皆大欢喜,总比那些“月亮走我也走”、“原料涨我也涨”的生产厂家要从容得多、淡雅得多,合作之路也越来越宽敞。10月29日周一,湖北某大企的报价仍在耳边回荡,45(15—15—15,Cl)1950元/吨,48(16—16—16Cl)2100元/吨,40(22—9—9)1800元/吨,42(高氮)1880元/吨,48(高磷)2180元/吨,45(15—15—15,S)2150元/吨。苏南一位经销商要拿10个车冬储,结果他与总经销商沟通时,总经销商力促此事。江苏工作部部长答应向厂方汇报后,10月30日一大早发来了传真,“我厂产品全线上涨,平均涨幅200元/吨,详情如下……”各方都傻眼了,没有任何缓冲的时间和余地,厂方自堵其路,这也就把经销商、分经销商的一些路都给堵塞住了,厂方能够提前几天哪怕是一两天通知一下,那情况要好得多,生产厂家自己的路也会越走越顺畅。现在很多生产厂家的报价比这个还要高出不少,路也就越来越拥挤不堪。
原材料大幅涨价,生产厂家不能一古脑儿地将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完完全全地推给下游。湖北洋丰股份有限公司的杨华锋常务副总就深谙其中之味,杨总坦言六、七月份以后所有的复合肥品种都没有赚钱,即使调价幅度不是很巨大,销售压力仍不可小觑;如果调价幅度也是很巨大,他没敢去想怎么样的结局。复合肥亏本,只能靠其他产品来补差来填充,我笑言他的几十万吨磷酸一铵首当其冲,屡立奇功,生产厂家能这样顾全大局,也为复合肥发展的康庄大道作了铺垫和贡献。
《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插播了十几家复合肥企业的广告,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投入绝对的一掷千金,扎堆儿地挤压一起,投放效果我们不得而知。美好假设:大把大把的广告投入直接投资到老百姓的身上,或降低销价,或加强服务,或……,也不失为一条好路。
九月底,去江苏美乐肥料有限公司参加新厂区投产典礼时获悉,他们尝试着出口几百吨复合肥到国外,效果和反响都还不错,正打算扩大出口数量,我们数目众多的大企名企更应该放眼世界,多赚老外的票子。就拿越南来说吧,进口复合肥(NPK)自今年7—8月减少后,9月恢复性增长,进口量增长59.8%,进口额为1352万美元,今年9月复合肥进口价351美元/吨(人民币2600多元/吨哎),向中国进口了2.6万吨复合肥。今年1—9月越南合计进口复合肥近20万吨,我们的市场份额能不能更加扩大一些呢?利润也比销在国内要肥硕得多、丰腴得多。出口之路拓宽了销售渠道,又避免了本土的血腥拼杀,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那些缺乏原料优势、没有运输优势、营运成本高企等类型的复合肥企业绝对是死而不僵的,也别奢望他们默默地走开、安静地走开,他们的路当首选当地政府的测土配方工程,专用肥料等,而不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坑害老百姓,那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断绝了自己的后路。
路是人走出来的,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复合肥产业之路将越来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