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农村经济的发展依然是热点话题。作为农村金融系统的代表参加党的十七大,天津市东丽农村合作银行大毕庄支行党支部书记、行长武秀芬兴奋之余,压力颇大:“荣誉多一份,责任重十分。身处基层,心系基层,我要多为老百姓说话。”
一心一意帮农民致富
在天津市东丽区大毕庄镇9个村队、1万多农户中,说起武秀芬,无人不知。农民们都亲切地称她“武大姑”。他们说,在我们这儿,大姑的称呼比大姨、大姐更亲,大姑是自家人。武大姑时时处处为我们着想,一心一意帮我们致富,是我们的贴心人。
2000年,邢方军带着50多户养猪农户,集资兴办了大毕庄世纪兴养殖有限公司。场子盖起来,种猪买回来,钱就花光了。邢方军每天早上一睁眼,不是为自己的早饭发愁,而是担心猪场里的上千头猪能吃什么。
而在当时,养殖户靠牲畜抵押得到贷款是不可能的。年仅25岁的邢方军愁得睡不着觉。东挪西借,养殖场还是运转不下去。有的养猪户和武秀芬打过交道,知道她人好,建议去找找看。
邢方军在信用社门口磨蹭了一上午,不敢进。下午都快下班了,只好硬着头皮进去。而让他备感意外、备感温暖的是,武大姑热情直率,没架子,开门见山说事,直截了当表态:“能帮上的,我们尽最大能力去帮你们。”
让他更加意外的是,转天一大早,武大姑就到养殖场进行了调查。经过调查,信用社很快贷给他们 20万元。如今的世纪兴公司,年产值已达 3000多万元,发展为天津市农业龙头企业。
2002年,世纪兴公司走过第一个周期。邢方军买了两箱水果,送到信用社,但是被武秀芬退回去了。“武大姑在我们公司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我们特别感激她。从武大姑身上,我不光学到了做事的道理,也学会怎样去做人。”朴实的邢方军,在武秀芬的感召下,带动起 1600多户周边农户共同致富,这让武秀芬着实感到欣慰。
像这样的故事,在大毕庄镇还有很多,很多。武秀芬感慨地说,老百姓厚道啊,你给他 5分,他给你 10分。
把农民需要当作责任
在全国农村金融系统,武秀芬率领的大毕庄支行也是赫赫有名。2001年至2006年,支行存款达到18.9亿元,增长4.9倍;贷款达到10.8亿元,增长6.7倍;利润达到3700万元,增长30.8倍。不良贷款占比仅为0.06%。
武秀芬本人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天津市最具影响力模范、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津门十女将、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等15项荣誉称号。她领导的大毕庄支行也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金融先进集体、全国支农先进集体、天津市劳动模范集体、天津市文明单位标兵等36项荣誉称号。
在这些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是武秀芬十几年如一日的努力,是武秀芬把农民需要当作责任的精神。
农民起得早,大毕庄支行就提前到七点半营业;农民没有节假日,武秀芬也没有节假日。她每天5点起床, 6点多就出发去上班,经常晚上 7、 8点才能回家;一年到头很少有休息日,特别是五一、十一、春节更没有休息的日子。
2002年春天,南何庄村村民何润彦拿出积蓄种了40亩优质西瓜。他盘算着,等收了瓜赚了钱,交了孩子的学费,剩下的钱还能收拾收拾房子。哪想到,瓜秧刚长成,一场冰雹使他血本无归。
武秀芬知道后去了瓜地,去了老何家。看到老何家徒四壁,无力抗灾,她决定给何润彦贷款,帮他恢复生产。没有抵押、不需担保,信用社为何润彦发放了5000元小额信用贷款,同时帮他购买了稻秧,及时将瓜田改种水稻。
秋后收成很好,从院子里到老何家的屋里,全是稻谷。这得多会儿才能卖完啊?老何又发起了愁,这回他主动找到武大姑。那段时间,找武秀芬的人,总看见她打电话,求一些企业和个体加工户买稻谷。打了50多个电话,不知托了多少人,总算帮老何解决了卖粮的难题,老何如期还了5000元贷款。终于渡过难关的老何并不知道,为了这笔业务,武秀芬和支行的员工搞调研、买稻种、找市场、卖稻谷……忙活了大半年,支行的利润仅仅是116元的利息。
在大毕庄镇,处处都能感受到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民群众之间浓浓的鱼水深情。“武主任从内心深处爱别人,爱社会。她是一个有责任心、值得尊敬的好人。”群众的评价朴素而又真切。
有人开玩笑说她十几年来几乎不休息地工作“太傻”,但也许在农村金融界并不缺少“聪明人”,唯独缺少“傻子”。“农民把钱存在这儿,我就要对农民负责,让农民放心;党把我放在这儿,我就得对党负责,让党放心”,武秀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