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10月8日—12日),是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商品棉电子撮合交易单边上扬,大幅拉升,各月合同周均价全线上涨,并呈近弱远强走势。随着电子撮合价格的大幅上涨,成交量显著放大,全周成交总量57000吨,较前一周的43420吨增加13580吨;日均成交量11400吨,较前周的8684吨增加2716吨,增幅31%。交易商参与积极,订货量增幅继续加大,全周新增订货量3020吨,订货总量为64540吨,再创本棉花年度新高。MA各月合同周均价平均上涨336元/吨,创本棉花年度以来单周最大涨幅。
上周国内各棉花市场价格全线上涨,其中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电子撮合交易及中国棉花收购参考价涨幅较大,现货价格及郑州棉花期货涨幅较小。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周均价为13151元/吨(涨27元/吨),郑州棉花期货近月合约周均价为13902元/吨(涨96元/吨)。中国棉花收购参考价周均价为12926元/吨,较节前一周涨267元/吨;36%衣分、10%回潮率的标准级籽棉收购均价为2.86元/斤,较节前一周涨0.08元/斤。籽棉收购价格扭转了持续阴跌的局面,出现大幅上涨。
国际市场方面,纽约棉花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地走势出现了背离,纽约棉花期货近月合约周均价为62.16美分/磅(涨1.46美分/磅);代表国际现货价格的cotlook亚洲A指数跌0.71美分/磅,周均价为68.16美分/磅。以此计算(上周平均汇率7.5153)1%关税下进口棉港口提货价为12889元/吨(跌128元/吨),比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低262元/吨;滑准下进口棉港口提货价为13591元/吨(跌73元/吨),比中国棉花价格指数高440元/吨。
由于棉区持续的阴雨天气,近来各地棉花减产的消息接踵而来,市场炒作气氛升温。虽然想搞清产量的绝对数字过于奢望,但应该下功夫搞一下产量的趋势变化。农发行资金陆续到位,缓解了收购市场资金压力,随着市场预期转好,棉商囤棉积极提高,以往随加工随销售的做法有所改变,随着籽棉上市量的增加,撮合将保持强势行情。(张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