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风轮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细纱车间里,赵梦桃小组生产组长周惠芝在纱海布浪中日复一日地默默忙碌着。多年来,她用毅力和智慧不断追求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努力培育着“梦桃精神”的新枝芳蕊。
起点——
挑战纺织技术极限
1989年,周惠芝培训结束后,由于技术过硬,被分到了细纱车间赵梦桃小组。周惠芝知道,“赵梦桃小组”是全国同行业的一面旗帜,标准高,要求严。看着组里老师傅们的熟练动作,周惠芝感到了自己的差距。为了不落在姐妹们后面,不拖小组后腿,周惠芝暗暗发誓,一定要苦练技术。在组里其他人的帮助下,3个月后,周惠芝就已经是个技术全面的落纱工了。半年后她就被任命为摇车长,摇车长是生产的核心,不仅要技术过硬,还要熟悉机械性能。那段日子里,经常是中午别人休息了,周惠芝胡乱扒拉几口饭又回到车床前。上班虚心学,下班刻苦练,手指不知被纱线拉伤了多少口子,脚底磨起了多少老茧,硬是凭着一股韧劲,周惠芝成长为组里的技术尖子。各种荣誉也如期而至,她于1997年在省级技术比武中打破省级记录,又于2000年以细纱接头17.1秒的优异成绩,创下全省新记录。
征程——
升华梦桃团队精神
2002年,周惠芝被任命为全国同行业旗帜的“赵梦桃小组”生产组长,成为该小组第十代扛旗人,踏上了带领团队攀高峰的新征程。如何扛好这面旗?周惠芝首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立起标杆。厂里有严格的接班上岗制度,要求每天提前15分钟上岗,她自己则坚持天天提前半小时进车间,仅此她每年就比别人多干72个小时。自己立标杆的同时,周惠芝更用理念提升“梦桃精神”。她说,每个社会单位都有基层组织,就像每个企业都有班组,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更需要严格要求、团结一心、互助合作、高效快捷的团队精神,这正是“梦桃精神”的实质。
在周惠芝的倡导下,小组在“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的“梦桃精神”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学习能力,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当知识型职工”、“一个弄档,一面旗帜,在弄档实现人生价值”、“一个岗位,一个窗口,用岗位文化营造和谐天地”、“一个小组,一个小家,用企业文化铸就团队精神” 等口号,为梦桃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
忠诚——
履行基层代表职责
她是一位顶尖的纺织技术旗手,更是一位合格的基层群众代表。多年来,周惠芝用准确传送基层呼声的实际行动忠实履行着积极参政议政的代表职责。
周惠芝是十届全国人大代表,4年间,她牵头提出加大西部纺织行业政策倾斜,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修改意见等议案,积极为基层群众鼓与呼。
2005年3月,周惠芝在全国人代会上明确地提出,“企业改制必须要考虑到职工的利益”。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周惠芝又提出了“避免小型机构农民工成为城市‘孤儿’”的很有针对性的建议。
周惠芝说,我是基层工人,就要反映基层的声音,这是基层代表的职责所系,不能只当举手机器。
在今年5月份召开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周惠芝当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成为陕西省最年轻的代表。提起党代表职责的履行,周惠芝表示,这次能够当选十七大党代表,自己感到非常荣耀,希望这次大会能更多关注民生问题,关注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情,行使好自己的代表职责。
周惠芝的人生又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