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文章中心>>正文内容

开远市统筹城乡与合作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今天,祖国西南边疆的开远,有幸承办第七届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论坛,迎来中国顶级的“三农”专家讲经说法,这是开远人民的荣耀和自豪。在此,我代表中共开远市委、开远市人民政府,代表开远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全体社员,代表全市30万各族人民向各位专家学者、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由衷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下面,向各位报告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 美丽开远的基本市情

  开远位于云南南部,是云南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建材基地和滇东南的物资集散中心。全市国土面积1950平方公里,辖7个乡镇(处),总人口31万,城镇化率68%,汉、彝、苗、回、壮是主要世居民族。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33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1。开远是全国“武术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是云南省首批“园林城市”和“文明城市”,是云南文化先进市、甲级卫生城市,连续四年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开远的基本特征可以用“老、少、高、宜”四个字来概括。

  “老”即老工业基地。开远工业已有百年历史,是云南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少”。一是人口相对“少”,只有30余万人;二是“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56%;三是正值“少”年,开远真正大规模开发只有近100年的时间,正值光明灿烂的时期,“少年开远”朝气蓬勃。

  “高”,开远文明发展程度相对西部很多地区而言比较高。城镇化率达68%,工商经济比重占到90%左右。另外,开远的幸福指数较高,达68%,接近东部沿海地区水平。

  “宜”,即适宜。一是宜物。开远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19.8℃,风速平均每秒2米,非常适宜生物生长繁衍,是云南省第一个有资质的苗木花卉基地,1500多万年前腊玛古猿就在开远繁衍生息;二是宜居。开远历史形成的“脏乱差、臭热闹”现象已经从根本上消除,白天如诗如画、夜晚如梦如幻的开远成为了北回归线上的宜居之地;三是宜业。一个世纪现代文明的熏陶,使“开放兼容、崇文尚武”成为了“开远精神”的核心价值。特别是统筹城乡轰轰烈烈的伟大实践,为干事创业的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开远成为就业创业的理想家园;四是宜学。开远教育资源丰富,教育事业发达,是青少年求学的理想之地;五是宜老。开远春天生机勃勃、夏天热情洋溢、秋天清爽宜人、冬天温暖如春。民生关爱工程至今有20多项领先全国,30多项领先全省,50多项领先全州,是养老之胜地;六是宜闲。开远乡村旅游异军突起,这里民风淳朴、鸟语花香、人文昌盛、青山水长,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地方。

  二、 风起云涌的开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开远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真正起步始于2008年,三年的时间便形成了雨后春笋之势,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全市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0家(已注册登记78家),有核心社员7326人,带动农户48509户;有农村综合服务社96个,便民超市199家;有各类农民协会近20个,会员3527人;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30家,辐射带动4.11万农户。全市近50%的农户加入农村合作组织,农村组织化程度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提高。

  三、开远新型农村经济合作化浪潮风起云涌的原因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催生了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方位走向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以惊涛拍岸之势席卷到了边疆。面对势不可挡的潮流,传统农业一家一户的“散兵游勇”已根本无法适应时代要求,组织化程度决定生存和发展的程度。开远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开远也因此被纳入了市场化、工业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复合进程中。

  (二)开远统筹城乡发展伟大实践,以史无前例的力度和速度从内部催生了开远农村合作化浪潮

  近几年来,开远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远见,强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历史性成就。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为农民解“十四难”,解决农民生活、生产方面的“基础性”问题

  这“十四难”包括: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就学难、用电难、看电视难、照明难、如厕难、洗澡难、安居难、燃气难、娱乐难、养老难、保健难等,这是关乎农民生产生活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农民百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其中,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用电难、看电视难、照明难、保健难等已基本解决,洗澡难、安居难、养老难等正在加速解决之中。开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解民忧、启民智、暖民心,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反响,从而迅速、全面、有效地组织和发动了农民,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统筹城乡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十四难”的解决,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同时解开了干群关系的“疙瘩”,更为产业培植铺平了道路,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2.创造性提出新农村建设“三大主体论”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开远创造性地提出“三大主体论”。开远认为,农村的事总体分三类:农民自己的事、农村集体的事、公共事务。背后对应的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三大主体:农民、农村集体组织和党委政府。农民干自己的事、参与集体的事、支持公益的事;农村集体组织组织和发动农民干集体的事、帮助指导农民干自己的事、支持公益的事;党委政府干公益之事,帮助指导基层组织和农民个体干集体的事和农民自己的事。“三大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引爆了新农村建设的巨大能量。党委政府主动担责,基层组织异军突起,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中得到空前提高。“三大主体论”的确立为开远合作化浪潮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引爆了巨大能量。

  3.提出并实行“整市推进论”和“综合推进论”

  开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横向上采取“整市推进论”即实施“整市推进、全面突破”战略——我们不搞一村一点,也不搞一乡一片,而是全面覆盖,囊括全部村子。“村村有项目、寨寨有工程”,是开远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写照,“普惠式”成为开远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大特征。纵向上采取“综合推进论”即实施“综合配套、纵深推进”战略——一次性出台了包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植、村容村貌整治等内容的14个配套性文件,涉及城乡发展规划、空间格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文化发展、劳动就业、生态建设、综合改革、党的建设等,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四个文明”方方面面。这种纵向到底的“综合推进”,加上横向到边的“整市推进”, 使新农村建设“全面开花”,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诞生和蓬勃发展进行了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准备。

  (三)供销合作社的“二次创业”,为合作化浪潮的形成搭建了完善的服务体系,起到了先导和引导作用

  近年来,开远供销社深化改革、积极作为,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完善建设“1个市级配送中心、3个区域配送站、300个村级便民超市”的日用品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形成了市有配送中心、区域有配送站、村有综合服务社和便民超市的连锁经营格局,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了越来越完善的服务体系。同时,在社员培训、合作社的成立和运转等方面,开远供销社尽可能多的服务,强有力地推动了开远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

  (四)合作化浪潮是广大农民内生力量迸发的必然结果

  围绕“建美丽开远市,做幸福开远人”的目标,市委政府以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激发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巨大潜能,轰轰烈烈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广大农民的素质在城乡统筹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得到历炼和快速提升,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产生了建设更加美好家园的强烈冲动和追求。开远农民敢想、敢干,会想、会干,想干好,也越来越知道怎么干好。开远目前的合作社全部是农民自发产生的,经营范围已覆盖粮食、蔬菜、花卉、苗木、畜禽、特种养殖、农机服务等数十个种养行业。产生了农村能人和大户牵头型、技术服务型、基层党组织领办型等组织形式多样的专业合作社,涌现出一批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示范社。广大农民自发探索出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农民听证会、新农村建设村规民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机制,多项领先全国、全省、全州,有效推动了合作化浪潮的形成。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在开远农村经济合作化浪潮中得到了实践验证。

  四、开远新型农村合作化浪潮的几点启示

  (一)合作化运动必须要有相应的时代背景和正确的时机选择

  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合作化运动之所以失败,首先是不具备宏观背景。闭关锁国的国内环境不给农民任何自主性,计划经济体制不需要农民的任何创造性,合作化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土壤,其失败是必然的。当今的新型合作化浪潮的宏观背景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席卷而来的产物,因时而生。对农民个体来讲,面对来势凶猛的全球化浪潮,根本选择就是组织起来,把极端分散的资源要素——人、土地、资金、技术、管理等进行优化组合,“抱团取暖”形成合力。合作的本质是要素的富集和优化、经济话语权的取得。

  (二)经济发展必须遵循基本的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50年代开始的合作化运动靠的是政治动员和行政力量,根本不懂也不会遵循经济规律,这是计划经济体制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当下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顺应时代要求,顺应经济规律,经济主体的自由、自愿、自主,要素的优化、公平、自由组合等等,使合作化浪潮的形成成为必然。

  (三)尊重人性,尊重和保护“经济人”的合理自私是合作经济组织出现的前提条件之一

  50年代的合作化运动,通过行政强制力量强迫农民入社,只有“公有”,杜绝“私有”,追求“一大二公”,违背基本的人性特征和“经济人”的正当自私性,最终以失败告终。开远新型农村经济合作化之所以成浪潮,前提就是顺应了人性合理的“自私”特点,激发了人性中追求创造、追求享受、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内在冲动,尊重了人性中天生的自由自愿特征。

  (四)合作化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积累基础上

  50年代的“合作化运动”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的,社会物质极为匮乏,根本不具备合作化的物质基础。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开远具备了相对雄厚的物质积累: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可达84亿元,财政总收入11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超过百亿元,均为2005年的2倍。“十一五”期间五年固定资产投资是建国50年总和的3倍。财富的增加为合作提供了物质储备。“共产”的前提是要“有产可共”。

  (五)党委政府必须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

  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党委政府必须找准自身角色定位,既要避免无所作为放任自流,又要防止越俎代庖。上世纪50年代的合作化运动,党委政府实行的是“包揽”,得到的是“失败”。当今的开远市委政府对合作经济组织坚持的是“支持不干预”原则,以恰如其分的方式支持合作组织的发展。

  1.支持

  一是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成立开远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领导小组和开远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办公室,组建开远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明确市供销社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管服务部门,具体负责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协调、服务、管理工作。

  二是政策扶持。①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基金,对每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1万元的“开办费”;②对评选为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给予5万元奖励;③财政出资对农产品经纪人和社员进行培训;④每年组织合作社理事长外出考察培训;⑤贷款贴息。对各类相关贷款给予3‰的贴息;⑥农业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实施。三年来财政投入合作社的扶持资金在2000万元以上。

  三是开辟绿色通道。广泛宣传发动,召开村组动员大会,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此基础上对有成立意向的牵头人再次进行培训,全面讲解相关法律法规。为合作社的成立和登记注册提供 “一站式”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不收取注册登记的相关费用;鼓励支持合作经济组织创建农业品牌,目前全市20个合作社已有13个农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建成无公害生产基地17.58万亩。

  2.不干预

  开远成立合作组织完全是农民自主行为,靠的是农民的内生力量,合作社运作管理完全由社员自主,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市委政府不搞强迫、不搞命令,而是提供服务,进行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

  (六)合作化必须整体配套,综合协调推进

  合作化需要基础条件、专业水平、综合服务,需要硬件、软件的齐头并进。合作化涉及的不仅是经济层面,同时需要相应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法治环境等等上层建筑的适应。开远统筹城乡发展推行的“三大主体论”,“整市推进论”和“综合推进论”培育了合作化运动的肥沃土壤,催生了合作化浪潮。

  (七)农民并非“一盘散沙”

  中国历史上无数政权是农民“合作”创建的,共和国新生政权的巩固是农民“合作”无私奉献带来的,改革开放伊始的改革是农民“合作”推动的。今天开远农村新型合作化浪潮更是坚定有力地否定了“中国农民是一盘散沙”的论调。农民的力量是伟大的、无穷的,他们需要的是条件、需要的是松绑、需要的是尊严,他一遇雨露就滋润,一遇阳光就发芽。

  五、未来展望

  开远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已开始对开远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合作化实现了农村经济主体的组织再造,优化了资源、节约了消耗、增加了产出,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最佳路径。

  其次,促进了开远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改变了各种要素互相分离的状态,使之得到了优化组合,从根本上更深层次地提升了农村的组织化水平,变革了生产关系,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2010年开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336元,是2005年的两倍,合作社在其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再次,推动了开远农民的现代转型。合作化运动,催生了无数农民经纪人、农民企业家、农民“土专家”。散兵游勇的时代,农民不知市场在哪里、有多大、要什么,合作化让农民透过“合作社”这一组织,知道了市场在哪里、有多大容量、需要什么、价格走势如何,也就促使农民知道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怎么管理,不懂就问,不懂就学。过去说的“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由空话变成了实在。合作社促使农民开阔了视野和胸襟,知道了有风险,学会了风险共担,知道了合作的好处和必要,培育了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会抬头看路了,目光短浅的农民眼界开阔了,不知科技的农民学会用科技、爱科技了,文化低的农民主动要提高文化素质了,“一盘散沙”的农民团结如钢了,各种现代文明农民敢想敢要也会享受了——农民由此华丽转身,快速转型。

  第四,推动了开远更深层的社会变革。新型农村合作化浪潮推动的不仅仅是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问题,它已经触及和触动农村乃至整个开远城乡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等等深层次上层建筑的制度安排问题,已经超越了二元制度的范畴。这是难点,也是重点。开远市委政府已经准备就绪,马上着手全力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农村社区化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化化改革等“六大改革”,从深层促进开远城乡社会的深刻变革,从更深层次推进开远新一轮统筹城乡发展,同时,为合作经济组织培育更加肥沃的土壤,创造更加舒松的制度环境和空间。

  第五,产生了开远农村对外开放和交流的强大动力。合作社下联千家万户、外联五湖四海,这为农民树立开放意识,走向外部世界创造了基本条件。新型农村合作化浪潮让数千年来闭塞的开远山村与外部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开远的各类农副产品通过经济合作组织走出了山村,走出了开远,走向了世界。开远农民也因此有了“世界”视野和“走出去”的强烈愿望。

  正是基于合作化已经产生和必将产生的强大功能和对开远文明进程的重大影响,开远市委政府将不遗余力地加快推进农村合作化浪潮更加汹涌澎湃。

  1.送人才

  实施“大学生入社”行动计划。每年选派一批大学生,由市供销社统一安排到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费用由市财政承担。

  2.送土地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所需要的设施农用地审批简化手续。农副产品加工厂、农产品专业市场的建设用地,按程序报批后,农地转用供地发生的成本费用由市财政全额承担。

  3.送资金

  (1)生产设施扶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永久性大棚和果蔬储藏保鲜库,永久性大棚连片面积在50亩以上(含50亩),每亩一次性补助3000元;给予果蔬储藏保鲜库中型30万元/座、大型50万元/座的一次性补助。

  (2)农产品品牌建设扶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国内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每社按省内5000元、省外1万元给予参展补助。对在国家、省组织开展的综合型农博会评选中首次获金奖的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奖励;获银奖的分别给予3万元、1万元奖励;获优质奖的分别给予1万元、0.5万元奖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创立自己的农(副)产品品牌,依法取得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一次性给予5000元奖励,获得省级著名商标、国家级驰名商标的分别给予1万元和3万元奖励。

  (3)土地集约化经营扶持。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的形式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入股面积100亩至300亩的,按每亩100元标准给予合作社一次性奖励;入股面积300亩至500亩的,按每亩120元标准给予合作社一次性奖励;入股面积500亩以上的,按每亩150元的标准给予合作社一次性奖励。

  (4)合作社联合的扶持。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联合社,组建一个奖励10万元。

  (5)凡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的相关优惠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都享受。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自缴税年开始,将等同于企业缴纳税收中市级财政收入部分补助给专业合作社,连续补助5年。

  (6)合作社每开办一个信息网站由市财政补助1万元。

  (7)各种培训费用由财政承担。

  (8)相关贷款由财政按3‰标准贴息。

  (9)给予各种项目资金的配套支持。

  4.送项目

  把合作社作为支农项目建设的实施主体,优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等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项目。

  5.送房子

  被评定为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合作社办公用房(建筑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给予每个合作社10万元补助。

  6.送服务

  (1)注册登记服务。开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绿色通道”,推行申请、受理、登记“一条龙”免费服务。

  (2)金融支持服务。市政府联合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开展“政府+银行+担保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融资模式,给予合作社信贷支持。

  (3)提供信息、培训、协调等各种优质服务。

  (4)责任考核。市委、市政府对乡镇(处)和相关部门引导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协调服务实施目标责任考核。乡镇(处)和市级相关部门按各自职责提供合作社所需要的各种便捷服务。

  7.送荣誉

  (1)市级每年评选5个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每人奖励1万元。

  (2)按照《开远市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评比考核办法》,每年评选10个示范性专业合作社,每个奖励5万元。

  (3)各种荣誉的评选,优先安排农民专业合作社,参选单位和个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选农民专业合作社。

  通过政策激励、服务跟进、环境营造等推动和实施“13579工程”,即到“十二五”末,全市提升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以上,扶持30个以上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合作社,建成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以上,入社农户达到70%以上,带动农户达到90%以上,把开远建成全国、全省有名的农村合作经济示范市,合作化水平达80%以上。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历史上的开远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曾尝够了不尊重人民意愿、不尊重人性需求、不尊重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由行政力量大包大揽的“合作化”苦果。今天,开远汲取了历史教训,顺应民意、顺应潮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和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崭新历史背景下,开远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风生水起,形成了汹涌澎湃之势,开远人民因此品尝到了并将继续品尝经济合作化带来的甜蜜硕果。

  这次论坛在开远的举办,是对开远人民的鼓舞和鞭策,将为开远新型合作化运动注入强大动力。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开远人民有的是激情、有的是干劲,我们一定会把各位专家老师和领导来宾的理论和思想化为推动开远新型农村合作的伟大实践,掀起开远新型合作化的更大浪潮,从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加快推进开远统筹城乡发展的伟大事业。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英雄,开远人民正在英雄地创造历史,成就“建美丽开远市、做幸福开远人”的光荣与梦想!

  谢谢各位!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