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城区法院商事纠纷联动调解机制正式启动
6月28日,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调解中心与西城区人民法院商事纠纷联动调解机制签字仪式暨新闻通报会在西城区人民法院举行。西城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草生、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范君、西城区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王姗、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秘书长王承杰、副秘书长程慧和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的学者、调解专家以及北京各大媒体代表等三十余人出席了新闻通报会。
西城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刘草生在讲话中指出,自最高人民法院2008年确立“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以来,西城法院一直认真贯彻落实这一工作原则,大胆推进各项改革,建立“大调解”工作体系。西城法院与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共同签署《商事纠纷联动调解机制实施细则》,是西城法院在积极探索商事纠纷多元化的过程中,实现司法和专业调解对接的新成果,也是法院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新作为。
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王承杰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随着我国进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为了配合国家构建大调解格局,化解矛盾纠纷,建设和谐社会,商事调解担负着义不容辞的为政府分忧,为企业解难的责任。调解中心与西城区人民法院的商事纠纷联动调解机制今日的正式启动,是我中心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的又一具体实践,是司法权威与专业商事调解的成功对接。这既为商事纠纷主体提供了一种自治、便捷和专业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保护了纠纷主体的诉权,又发挥了我调解中心专业性调解的优势,同时减轻了法院的诉讼压力,是适应市场需求三方皆赢的好事。
王姗庭长详细介绍了商事纠纷联动调解机制工作的创立背景、具体内容和创立意义等。程慧副秘书长介绍了自最高院2009年7月下发《若干意见》以来,贸促会系统调解中心开展商事调解与法院诉讼活动相衔接,共同化解商事纠纷的工作概况。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的韩波副教授、商事调解员何贵才、西城区人大代表任玉良等从不同的角度畅谈了对商事纠纷联动调解机制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商事调解与诉讼的对接为商事纠纷主体提供了化解商事纠纷的新模式,能充分发挥调解中心专业化、国际化、网络化的优势,为当事人提供更为简便、高效的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缓和当事人的对立情绪,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促进社会和谐。
北京市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范君作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两个机构间的合作。他指出,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调解中心与西城区人民法院建立的商事纠纷联动调解机制是专业调解与司法权的有效结合,人民法院的参与、引导、委托和司法确认,为纠纷主体提供了兼具权威性和灵活性的解决纠纷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新华社、人民法院报、法制日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经济参考报、北京晨报、北京晚报、法制晚报、北京电视台、中国贸易报等多家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北京法院直播网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网络现场直播。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