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萧山区委副书记:供销社应担当三大作用
9月17日上午,萧山区委副书记谭勤奋,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裘超率区农办主任裘国兴、区委办副主任沈亦飞、宣传部副部长钱荣根等领导一行专程到萧山供销联社调研指导工作。区供销联社党委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以及各部室中层以上干部、有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等陪同调研考察。
谭勤奋、裘超一行实地考察了萧山医药公司的采购招标销售中心、药材参茸分公司、物流配送中心、药品战略储备库以及萧山农资公司的石岩连锁店,并在区供销联社总部听取了区供销联社党委书记、主任兼万丰集团董事长、总裁楼增明有关工作情况汇报。
谭勤奋、裘超等区领导对区供销联社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对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要求。区委副书记谭勤奋说,供销社调研,早就想来,今天我和裘部长带领区委办、区委宣传部文创办、区农办“三办”负责人一起,考察了萧山医药公司、石岩供销农资连锁店,听了现场介绍和情况汇报,感到非常振奋,非常高兴。萧山供销社这10多年的风雨历程和发展成效,我是见证人。最困难的时期我与供销社全体干部员工在一起,有过许多不眠之夜,现在想来都是感慨万千。
谭勤奋指出,近几年来,区供销联社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萧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始终坚定办社宗旨,高举为农服务旗帜,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加强业态创新与资源整合,深入推进农村流通经营网络改造,着力加快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在为农服务中发展壮大自己,在经历了改革考验以后从低谷之中奋力跃起,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绩十分来之不易。萧山供销社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三出三力,与时俱进”。“三出”第一就是出经验。萧山供销社改革发展经验作为全国总社的改革发展样板和起草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附件之一上报国务院,其发展经验在全国供销社系统领先,非常难能可贵,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第二就是出效益。在1999年到2009年10年间,萧山供销社销售翻了5.8倍,利润翻了72倍,税收翻了4.05倍,社会贡献额翻了3.88倍。2009年全系统销售首超35亿元,综合利润首超8000万元,社会贡献额首超2亿元,税费首超6000万元。今年1-8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活力增强,综合实力全省县级社第一。第三就是出人才。人才往往是在实践和困难中磨练出来。这些年来,不管是在改革时期,还是发展的关键时期,区联社始终把提升领导力、管理力、创新力、执行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既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提升了素质,又优化了队伍结构,壮大了人才力量。实践证明,供销人是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实事、干成事的队伍。“三力”首先就是竞争力。萧山供销社坚持立足萧山、立足广阔的农村市场,开放办社、合作兴社、发展强社,构建了覆盖全区城乡的10大现代农村流通经营网络,逐步形成商贸主导地位,培育了商贸核心竞争力。其次就是影响力。不久前,全国总社在萧专门举办了“萧山供销模式培训班”,引起了较大反响,得到了全国总社和兄弟供销社的充分认可,《萧山供销模式》一书和音像光盘等培训教材,将在全国新华书店统一发行,拓展了品牌影响力。再次就是贡献力。区联社两次荣获萧山区“突出贡献奖”单位,今年社会贡献额和上交国家税费有望突破3个亿,为国家创税收,为社会创繁荣。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扶贫救灾、支持经济欠发达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热心结对帮困和慈善等公益事业等方面,做了不少好事和实事,每年捐赠都达数百万元,为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供销人积极的贡献。
对供销社下一步发展,谭勤奋副书记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两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始终坚持一个宗旨,牢牢把握两个关键。坚持一个宗旨就是要始终坚持为农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不动摇,要十分坚定,一点也不能动摇。供销社生于农长于农,离开了三农就如无源之水,供销社为此曾付出过沉重的代价。要始终立足三农、立足萧山、立足广阔的农村市场,面向市场、开放办社,供销社发展就有了根基,这是供销社发展之魂。要说企业文化,坚定为农服务理念是最大文化。供销社归根结底是要做深做透“为农服务,为农发展,发展为农”这“12个字”文章,对引进的大学生和职业经理人才,要反复加强情系“三农”理念的教育培训,把“为农服务,为农发展,发展为农”的文化理念深深扎根于广大干部员工中,这样才能确保供销社活力无限,生机无限,前景无限,事业无限。把握两个关键就是要始终把握好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改革永无止境,创新是永恒动力。供销社是独特的企业,没有现成的发展模式可以照搬,许多经验来自于基层、来自于实践,从理论上升到政策层面乃至到法律法规,需要更加解放思想,勇于探索。要以创新的理念、思路、方法和手段,重视体制机制创新。既要谨慎,又要大胆,统筹推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平衡统一,不断推进供销事业新发展。只有自身发展壮大,才能更好地反哺三农。对于企业上市,可以整合几家企业包装上市,把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起来,是做大做强企业的必由之路。二是要始终抢抓一个机遇,利用好两个优势。抢抓一个机遇就是要紧紧抓住当前萧山千载难逢的良好发展机遇,特别是萧山城市化战略实质性推进、加快城乡统筹和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发展,为供销社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开辟了广阔空间。区供销联社要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站在全局的高度,把统筹城乡发展与供销特色紧密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着力点、结合点,培育亮点和经济增长点,为打造绿色低碳宜居的现代化新萧山而不懈努力。利用好两个优势:一是要充分运用好供销社自身组织体系完善、流通网络覆盖城乡的优势,进一步创新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拉动农村消费,真正做到公益性、服务性和经营性有机结合。二是要充分运用好供销社扎根基层、扎根农民心里的优势,以及在流通、营销、资金、设施、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真正立足于把产业链扎根到广阔的农村天地,注重做好两个联接。一是联接农民,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农民心坎,抓好资本、资产、土地资源等的结合,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领农民走向市场,促进助农增收。二是联接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积极主动融入到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工作大局中去、组织体系中去,一起研究和思考工作,这点还是要恢复50、60年代的工作体制机制,并把全面参与萧山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作为融入的主抓手,摆到不能放、不能松的地位,使供销社真正担当起上联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下联农民兄弟的桥梁纽带,努力成为全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与此同时,要统筹谋划好“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强与有关部门专项规划的对接,引领供销经济跨越发展,为萧山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裘超听取了楼增明如数家珍的情况介绍后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说,现在的供销社跟过去比,完全是两个概念,突出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战略目标系统完整。这些年,区供销联社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围绕打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重要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品牌型、国际化、信息化强企业这一目标,牢牢把握“建设强集团,服务新农村,引领新发展,实现新跨越”这一主题,坚持与时俱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并坚定实施切合系统实际的发展战略,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文化和企业文化,从而引领和推动了供销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二是改革发展步伐稳健。经历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经受了脱胎换骨的深刻变革,探索了一条符合萧山特色、适合市场经济特点、吻合“三农”特征、切合供销社特性的改革发展之路,供销合作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三是为农服务扎实有效。服务产业涉足一、二、三产加文化创意“3+1”体系。 目前,农村现代连锁、农民专业合作、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农业科技合作、农资保障供应、农民素质培训等农村新型合作事业蓬勃发展,为农服务取得新成效。四是市场拓展强势出击。面向市场,创新营销,区内外拓展,国内外统筹,内外贸联动,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集团化、国际化、信息化一体化推进。五是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区供销联社全体领导干部朝气蓬勃,充满激情,体现了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发展信心。特别是在以楼增明同志为班长的带领下,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区供销联社从一个10年前债台高筑、经营萎缩、人浮于事、严重亏损、濒临破产的企业,发展成为以服务三农为主旨、以市场化运营为主体,在全国供销系统具有较大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有很多启示值得借鉴。真正体现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观念有多新,先发优势就有多强;合作有多广,双赢机会就有多大。裘超勉励区供销联社要争做企业文化建设的标杆、创新发展的标杆和为农服务的标杆。
(责任编辑 曹杰)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河北邯郸市社组建农合联构建服务“三农”…
- 下一篇:江苏如皋市社引领农民调结构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