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额见底支撑郑棉反弹

    5月15—19日一周郑棉共成交51582手,计257910吨,较前一周的67704手减少16122手。截至5月19日,总持仓由5月12日的55326手下降11666手至43660手,计218300吨;郑棉三月期指标0608合约收于14515元/吨,与5月12日收盘价格持平,表现了较强的抗跌性。

    其中5月合约19日退市进入交割程序,交割数量达到7228手(双边),实际交割皮棉达到18070吨,为2005年6月以来最大交割量,在期现棉价大幅下跌,纺织企业随买随用的情况下,巨量交割体现了郑棉在当前市场情况中的竞争力:部分纺织企业在5月合约棉价下跌至14200元/吨以下时,大量买入棉花期货并参与交割获取期货市场高品级皮棉。按照资料分析来看,目前内地328B级皮棉价格维持在13800-14000元/吨左右,虽然纺织企业买入期货价格并不比现货价格低,但期货交割棉通过严格的公检程序,328B级期货交割棉基本可以到达现货市场的弱二级,因此实际期货价格已经低于现货价格,在此情况下,除非现货棉价继续大幅下跌,否则纺织企业的买盘有望持续,快速消化高达104280吨的期货库存,从而成为推动郑棉反弹的一大动力。但纺织企业是将所购棉花用于生产,仍需要短期库存是否大量出库来验证。

    本周我国海关数据显示,4月我国进口皮棉仍然高达49.05万吨,仅次于三月的进口量,且1—4月累计进口达到160.8万吨,但实际政府只发放239.4万吨进口配额,且部分配额仍然掌握于发改委手中,因此目前市场累计剩余配额远远不到78.6万吨,不足我国两个月的进口量,在新增配额未下发前,我国市场进口皮棉供应量将大幅下降,从而对国内棉价形成一定支撑。且按照美国农业部出口周报数据统计,目前我国进口美棉的签约数量继续维持低位水平,虽然装运仍然保持高位,但中国进口配额见底基本没有疑问。

    过去一周,由于距发达国家取消出口补贴的最后期限越来越近,致使美棉销售压力大增,完全抵消USDA月度产需报告的利好,纽约期棉连续五日守阴下跌,50美分/磅强支撑失守。但由于国内进口配额见底,纺织企业将采购目光转向国内市场,从而对国内棉价形成利好支撑,郑棉走势明显强于纽约期棉,外弱内强格局延续。但目前国内现货棉价仍旧疲软,部分贸易商面临还贷压力,纺织企业如果不大量增加企业库存,国内市场销售压力依旧沉重,打击期货市场投资者的热情,拥有现货背景的投资者缺乏看涨人气,市场观望气氛依旧浓厚,短线交易主导市场,8、9月合约增仓幅度缓慢,在现货未暖前,市场投资热情难以有效激发,缺乏资金和人气的支持,短线的反弹难以扭转中期跌势。

    目前政府正在对进口皮棉贸易中存在的偷、逃税等行为大力稽查,虽然最终结果不得而知,但必将大力遏制提高销售价格以降低进口关税至5%的行为,从而使进口皮棉成本上升,达到13100元/吨左右,将提高国产皮棉的竞争力,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国内棉市有望放量并止跌起稳。

    技术上,三月期八月合约仍然运行于短期均线之下,总体表现了较强的抗跌性,周五收盘虽然最终站稳14500元/吨短期支撑之上,但均线系统保持良好的空头下跌排列,短期21日均线压制棉价反弹,棉价未能突破下跌趋势线的压力,因此中期跌势有望延续,如果纽约棉价继续下行挑战46美分/磅,不排除郑棉再次挑战三月期连续图表低点14205元/吨一线的可能。而KD与MACD指标在弱势区域粘合形成多头上涨排列,但走势平缓,难以对棉价形成上涨动力,MACD指标红柱平稳运行,使市场短期维持较强的抗跌性。

    由此来看,虽然国际国内期现棉价中期跌势不改,但国内消费缺口依旧存在,如果进口持续受阻,政府一系列动作能达到目的,国内基本面逐渐好转,那么国内期现棉价有望再次一线筑底企稳,短期郑棉8月合约有望维持14250—14670元/吨的横盘区间,短线盘区交易为主,在中期跌势未改前可谨慎持有高位空头头寸,14840元/吨不破,中期跌势不改。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