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盘压力不减 期棉上涨乏力

    6月5日-6月9日一周郑棉共成交45120手,计225600吨,较前一周的45102手增加18手。截至6月9日,总持仓由6月2日的47624手上升4258手至51882手,计259410吨;郑棉主力608合约收于14650元/吨,较6月2日收盘价14590元/吨上涨60元/吨,涨幅仅为0.41%,持仓增加3670手至15556手。

    从一周交易情况来看,郑棉未能延续上涨,合约的更改对棉花期货的刺激作用有限,而郑棉市场依旧缺乏投机资金的参与,拥有现货背景的投资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由于进入年度末期,现货市场棉价涨跌两难,导致这部分投资者观望气氛浓厚,缺乏资金和人气的支持,棉价难以破位上涨。主力8月合约仍未能突破14700元/吨的短期压力,延续14400—14700元/吨的横盘区域不改,市场交易重心继续向8、9等远月合约转移。由于C1类库存8月后将被强行注销,而截至6月9日C1类库存仍然高达50360吨,6、7、8月三合约因此面临强大的实盘压力,从而使市场形成近弱远强的格局,2007年各合约已经高达15300元/吨以上,有部分贸易商已经开始在远月合约抛售保值或计划期现套利。

    由于2005、2006年部分贸易商成功在期货市场保值或者通过期现套利获取丰厚利润,且由于2005/2006年度大部分贸易商再次亏损,市场普遍不看好2006年新棉价格,因此远月合约高达15300元/吨的价格有可能吸引贸易商在远月抛售保值或者计划期现套利,因此市场将再次承受贸易商卖盘的打压。而另一方面,由于普遍不看好2006/2007年度棉价,15300元/吨以上的买盘将相对减弱,在此消彼长、基本面没有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期现棉价均难以大幅走高,短期谨慎看涨为宜。

    近期,随着进口配额的告罄,且据了解短期政府并无再次增发的意向,使国内部分地区皮棉销售有回暖迹象,价格止跌企稳并小幅上涨。但是据专业机构调查显示,截至6月初,全国棉花工商库存约308万吨,商业库存达205万吨,而且目前距新棉上市只有不到四个月时间,银行催贷越来越急,不论库存是在大型棉商手中还是在中小型贸易商手中,都面临不得不卖的局面,因此目前市场处于被动销售中。而纺织行业也进入传统的淡季,且近日市场传出纺织行业出口退税率下调2%,这对于利润率已不高又频频遭遇贸易摩擦的纺织业来说,压力可想而知,那些把出口退税当作主要利润来源的企业,将面临倒闭的可能。从而将影响整个纺织企业的采购策略,基本面没有重大利好的情况下,纺织企业大量补库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随用随买将继续主导市场。纺织企业仍将继续等待剩余进口配额的下发,因此国内皮棉销售压力依旧沉重,缺乏基本面的支持,现货棉价难以全面上涨。

    截至6月9日,郑棉现货6月合约收于14240/吨,Cncotton B指数达到14081元/吨,期现基差上升至159元/吨,而三月期9月合约周五收盘更高达15070元/吨,较Cncotton B指数高989元/吨,达到2006年年初的水平,而内地328B级皮棉实际现货价格略低于Cncotton B指数,因此随着郑棉的反弹上涨,郑棉的竞争力真正在逐渐下降,纺织企业买盘将再次减少,这也是为什么郑棉难以形成突破上涨格局的主要原因。

    同期,郑交所指定交割仓库棉花库存继续增加1540吨至105580吨。其中入库2300吨,出库760吨,新疆棉库存上升至17760吨。有效预报下降至8500吨。库存总持仓比首次大幅下降5.98%至81.40%,但实盘压力仍然存在,并成为压制郑棉上涨的一大因素,因此对反弹不可过分乐观,短线只宜谨慎看涨,盘区交易为宜。

    虽然市场主力仍然为8月合约,但交易重心已经开始向远月合约转移,9月合约周五收盘有效站稳55日均线及15000元/吨整数压力之上,中期KD指标在强势区域延续多头上涨排列,MACD指标在弱势区域延续多头上涨排列,红柱继续增长,且中短期均线逐渐粘合,短期均线开始向上穿越中期均线形成多头上涨排列,技术上支撑棉价延续反弹格局挑战15200元/吨一线的压力,因此短期可继续谨慎持有多头头寸。但在基本面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前,上涨的棉价将承受贸易商的保值抛盘压力,因此对此轮上涨不宜过分乐观。如果15200元/吨压力位得到验证,技术上转弱,多头离场,反手卖出持有空头头寸,第一目标位于15000元/吨的整数支撑位,总体9月棉价有望延续14800-15200元/吨的横盘区域。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