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应该这样发配额

    如果让你发配额,你会怎么办?这个话题说起来挺有意思。政府都难办的事情,咱自己能有什么主意?现在增发配额的消息已满天飞,大家的心里也有各种猜测,不妨趁这个机会随便说两句,说得有理也不用认真,说得没理就当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就像现在如火如荼的世界杯一样,真球迷假球迷都在议论,看上去不是挺热闹的?

    政府自然要权衡棉农、棉企和纺企三方面的利弊后才能做出决定。个人认为,政策调整的首要出发点是要保证纺织业的发展。纺织业每年出口创汇数百亿美元,2005年达到千亿美元,占外汇总收入的15%,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最近两年,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纺织品出口配额、出口退税、人民币升值等问题给纺织业发展带来诸多难题。因此,纺织厂的需求很重要。考虑到以上因素,政府首先要考虑纺织厂的感受。

    那今年纺织用棉够不够呢?目前距离新旧年度接轨还有2个多月。根据调查,目前国内工商库存加上剩余配额应足够保证新棉上市前的供应不会有太大问题。现在的情况是发不发都两可,增发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如果真的要发,数量上和时间上的确很难把握。斗胆设想,假如真的要发,宜早不宜迟,而且只要能保证一个月的用量就行了。

    无疑,增发配额肯定会重创国棉价格,但个人认为,新年度的供应形势还是很紧的。根据USDA的预测,2006/2007年度中国的用棉量将达1110万吨,如果产量为600万吨,则还需进口约500万吨。因此,对于国内和国际市场来说,新年度的价格都是向好的。如果真的增发配额,对国内市场的打击应该是一时的,而且主要是心理层面的影响。从这个方面考虑,价格一时的波动不会真正影响到市场对后市的预期。同时,增发配额必然导致内外棉价差缩小,这也对国内棉价产生了一些缓冲。

    由于新增配额无论是现在发还是过一阵发,对新棉上市和棉农情绪的打击是一样的,因此,为了减少对市场的冲击,可以考虑通过其他方式来调控市场,如将一部分用于储备,或者调整进口棉的关税起征点,但也不宜过高,棉花采购成本过高也不利于纺织品出口。

    总之,考虑到目前市场的复杂性,出台政策必须要确保三方利益,仅考虑数量和时间已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