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扰市 还看国家政策左右棉纺天平<br/>——国内纱线市场一周市场述评

    本报讯 本周以来,国内棉纺市场纱类产品行情分化,下游人棉布产品行情出现下滑,虽然市场成交量还比较稳定,但由于害怕库存积压,不少商家为加快销售,市场报价明稳暗降。

    棉纺用短纤市场在厂家限产、上游聚酯原料的涨势推动下,涤纶短纤整体价格再度上调,涨幅在200—300元。下游涤纶纱也在成本压力下出现跟涨。粘胶短纤市场行情平稳,但部分厂家仍有上调报价举动,目前国内市场中心价格稳定在13550元/吨,较上周持平。

    进出口方面,国家商务部表示将在6月底前收回弃标配额,对纺织品出口配额再度招标,并根据业界要求,进一步改善现行的管理办法。宏观方面,人民币汇率再度破8,分析人士认为,近期人民币的走高可以基本撇除“纯技术性”的因素,是央行愿意允许人民币恢复升值的信号。

    一、纱线行情评述

    本周,国内棉纱行情冷热不均,从产品交易情况看,纯棉纱中高配棉普纱和精梳纱销势仍较旺盛,下游织厂对21s、32s、40s高配棉普纱和J32s、40s精梳纱需求尤其旺盛,厂家货源供应仍然处在相对偏紧状态。而气流纺纱线市场比较平淡,OE 16s、OE 21s等规格市场销量下滑情况明显。

    目前国产棉销售市场询价成交仍比较活跃,不少相对占用农发行资金较多的棉花企业售棉策略为顺价销售、现销现款。目前国内现货价格基本稳定在14000元/吨,市场相对稳定。根据国家棉花检测系统的调查,6月份前两周国内共有17万吨左右的新棉从棉花加工企业中流出,比前期每周略有增加,预计后市,国内棉纱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盘整状态。

    纯涤纱整体价格继续随上游涤纶短纤略有上涨,但局部地区也因涤纱销售不好,价格有所下调。目前T32市场中心价格仍维持在13700—13900元/吨左右,个别厂家报价上调至14100元/吨,较低价格在13400元/吨左右。上游涤短行情继续上涨,华东市场主流报价在已经上升到了11500元/吨、主流成交价在11400元/吨,销售方面,涤纶短纤销售情况到目前都还维持得不错,主要是涤短厂家的开工负荷在下降,产品供应局部偏紧。预计后市,在成本压力下,涤纱还将有所补涨。

    人棉纱行情整体维持稳定,个别针织用纱因下游大园机生产需求,报价略有上涨,但低配纱销售压力仍很大,报价也有下调。R30s市场中心价继续稳定在16400—16600元/吨,目前棉粘价差稳定在530元/吨左右。下游人棉布市场人气总体不足,预计人棉纱后市行情将有小幅回落,个别人棉纱高档产品在下游需求支撑下还将保持稳定。

    二、棉纺市场热点分析

    近日,最新的有关配额的消息是国内将增发30万吨进口棉配额给急需的企业。消息一出,引发撮合、期货市场连日下跌,河北、山东等地产棉市场上,部分“腰板刚直起来”的企业也显露出恐慌情绪,甚至直接反应到地产棉价格上,报价比上周有100—200元/吨下调。棉纺企业询价购棉的脚步也有所减缓,继续采取随用随买、低库存的策略。

    那么,这条消息理由是否充分?从传言本身看,似乎有点含含糊糊。首先,30万吨配额填缺口似乎太小,压棉价似乎也没到时候。更何况,“急需的企业”这个概念也太模糊,很难逃脱“黑幕操作”的嫌疑。

    若国家真有这样的打算,唯一的解释就是将这30万吨进口棉导入国家储备库。一则,不会对目前市场造成明显影响;二则,发达国家取消棉花补贴的“死期”就要临近,乘着外棉便宜先进口一点存着似乎也说得通。三则,近期美棉出口周报显示,中国签约量持续下滑,装运量却持续高位,6月份中国装运美棉数量约在26万吨。大量进口棉很可能存在保税仓库里,一等增发进口棉配额,便如开闸放水般涌入。近日挂牌运营的中储棉天津直属库棉花保税库似乎正做如此打算。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