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以高质高价应对出口退税率下调

[原标题]

压力渐大高质高价是出路

——下调出口退税率对纺织业影响调查

  □本报记者 计惠

  早在两三个月前,关于调低出口商品退税率的传闻就在纺织业内被炒得沸沸扬扬。当时,有些业内人士认为,出口退税是一些纺织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去年欧美通过配额成功限制住了中国纺织品出口,还有随之而来的人民币升值、大宗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扬,因此导致大量的纺织品出口订单流向巴西、印度,若退税率真再下调,那些利润率已不高又频频遭遇贸易摩擦的纺织企业可能会因此倒闭。从而推测,政府会考虑到纺织企业生存的承受能力和由此带来的失业问题,而不会下调纺织品出口的退税率。

   但是,9月14日,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出关于调整部分出口商品退税率的通知,其中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3%降低为11%。

  政府:优化产业结构

  “这次出口退税率调整主要目的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表示,现行经济结构的特点就是能耗比较高,这样的产品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非常不利。最近两年,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比较严重,尤其是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虽然存在出口竞争力提高的因素,但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一定程度上也鼓励了许多低附加值、资源型产品,甚至是高污染和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出口高增长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包括能耗和环境资源破坏等等。不仅如此,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还在国际上引起各种各样的摩擦,所有这些情况都与现在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不太相符。

  范剑平表示,此次下调出口退税率是目前最迫切的调整,并且会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出口退税是个制度安排,如果具体到某一个产品和某个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完全可以根据出口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角度不断进行优化调整。

  关于此次下调出口退税率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专家普遍认为,短期内对改变贸易顺差的状况影响有限,甚至在短时间内还可能扩大贸易顺差。出口贸易分为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此次政策调整对一般贸易的影响比较大,如钢铁和纺织业等等。与此同时,由于这些行业的利润相对比较低,再加上下调出口退税率的影响,可能大部分产品转而在国内销售。但加工贸易主要取决于国际市场的需求,因此政策调整对加工贸易的影响不大

  有金融界人士认为,这次出口退税率上调的时机选择可能与我国顺差大幅增加有关。政策的一个目的是优化产业结构,另一方面也是想减少现在顺差过大的状况。但顺差80%以上来自于加工贸易,通过这种方式可能并不能达到减少顺差的目的。

  “人民币升值也好,出口退税政策也好,都是为了完成今年所提出的要改变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的状况,逐步实现国际贸易收支平衡的大方向。”范剑平表示。

  纺织业内人士则认为,自2005年起,国家不断出台的各项外贸出口政策,其实质是在逐步降低由于长期以来过于依赖出口对相关产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也不能排除有减小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防止国内通货紧缩所带来的威胁。因此,在对待国家利用政策改变出口结构,提高产业竞争能力的举措下,企业应该未雨绸缪并迅速适应,毕竟,世上没有永远的保护伞。

  企业:高附加值才是出路

  “别说下调2%,1%我们都承受不了。”对于近日出口退税将下调2%的消息,广州一家纺织企业负责人钟先生很是焦急。

  根据有关机构测算,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增加约1个百分点,对出口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据介绍,目前纺织品出口的利润大概在6%—7%,除去各种费用,净利润还不到3%,甚至有的企业只有1%。

  “从去年汇改开始,人民币就不断向上攀升,到现在升值了将近3%,现在退税再降两个百分点,将大大加剧企业的困难。”浙江绍兴一家纺织企业的负责人说。而据业内人士透露,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生产成本较高的纺织企业,一直靠退税来维持“生计”,利润非常微薄,现在出口退税政策实施调整,他们都将面临倒闭的危险。

  实际上,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加上之前出口退税传闻的困扰,一直十分抢手的出口欧盟、美国纺织品的配额,今年开始出现闲置浪费现象,一些产品配额市场转让价下降了高达80%左右。

  “这几年,我们这边的劳动力成本年年上涨,现在要请一个熟练工一个月没有2000元根本没人理你,加上原材料价格上升,以及中美、中欧配额成本等情况,纺织企业的出口利润大幅压缩。如果退税再下调2%,我估计本地很多纺织企业都受不了。”广东佛山南海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

  有业内人士分析,对于一些原本生产成本较高,希望靠退税来维持“生计”的中小企业来说,一旦退税政策实施调整,他们都将面临倒闭。

  数据显示,2006年1-7月纺织品服装出口778亿美元,同比增长24%。预计2006年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1375亿美元,增长17%。

  国泰君安行业分析师李质仙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降低出口退税将对纺织上市公司业绩带来负面影响。她对2006年第四季度,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对纺织企业利润的影响做了这样的推算,“第四季度纺织品服装出口将约380亿美元,折合约3000亿人民币。由于出口总额中包括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不涉及退税问题,因此不受退税率下降的直接影响。目前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比例约为70:30。退税率降低2个百分点,那么,第四季度全行业减少营业利润约为42亿元(3000×0.7×0.02)。而多数企业在与外商谈判时,出口退税率、棉花价格、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变动均可通过提高产品价格适度转移。初步估算,因此次退税率下调因素有1/2的出口企业能够通过提高出口价格而传递出去。即降低出口退税率2个百分点影响行业利润21亿元”。

 面对这个困局,有专家这样表示:“目前企业最关键的应对策略是及时加强对外出口竞价的核算,充分考虑退税率调整的影响,只有为自己预留一定的利润空间,企业才能保证不被市场淘汰。”实际上,一些反应灵敏的纺织企业提早就做了应对。杭州一纺织公司在8月底接到的订单,一般都会在合同里补充一个内容,“一旦调整出口退税,价格就要相应提高” 。无独有偶,浙江绍兴很多公司也采取同样做法,以保证利润不会减少。

  同时,也有专家表示,在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引导下,低附加值的企业还是要尽快改变思路,“做少而精的订单才是上策”,一张高附加值的单子,可能抵过十个普通单子,这才是最终的出路。

  

  

[链 接]

  出口退税是国家或地区对已经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者消费税等间接税的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一些外贸企业的主要利润甚至来源于政府每年的退税税款。这也是政府鼓励出口的一种手段,通过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跨国流动物品重复征税,从而提高竞争力。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出口退税率几经演变:1999年为了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国家将平均出口退税率由6%提高到15%;2003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议,把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了3个百分点。纺织品的退税率从原先的17%降为2006年9月15日前的13%。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