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棉花价格下跌 棉花投资机会显露
从“十一”长假至今,棉价再次大幅下跌。纽约期货交易所主力合约棉价下调4美分/磅左右,跌幅达7.7%;国内新棉收购价格由节前2.7元/斤下调至2.5元/斤左右,幅度为7.4%,新棉销售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市场“空”气弥漫,棉价后市意欲何为,笔者对此作简要分析:
1、全球棉花供需偏紧,贸易格局出现变化。各大权威机构的预测数据显示,2006/2007年度全球棉花供需缺口扩大,供应偏紧,贸易格局也正发生变化。
根据美国农业部(UDSA)9月报告,2006/2007全球棉花消费量为2661.6万吨,产量为2502.6万吨,产销差为159万吨,库存消费比为38.2%。其中美国预期产量较去年减少近80万吨,但是中国、印度、巴西、土耳其等国棉花产量的大幅增加弥补了美国的减产量。USDA可能在10月报告中调高中国大产量预估。由于出口补贴的取消,美国棉花出口竞争力将有所下降,而印度等中亚棉花由于价格低廉将继续冲击国际棉价。
2、中国棉花产量大幅增加,消费缺口长期存在。由于种种利好,2006/2007年度中国棉花产量将大幅增加。根据全国棉花电视电话工作会议有关官员预计,2006/2007年度中国棉花产量有望达到630万吨。但棉花消费缺口和依赖棉花进口弥补的状况将长期存在,根据USDA的预测,2006/2007年度中国棉花的消费将达到1110万吨,比上个年度增加98万吨,增幅为9.7%,棉花进口量预计为424.6万吨。
3、农发行资金未能全部到位,籽棉收购价格持续下跌。2005/2006年度棉价大幅下跌,导致贷款迟迟不能回收,农发行新年度的棉花信贷资金的发放更加谨慎。据了解,在节前农发行资金发放一部分,大部分资金将有可能会在10月底或是11月初下发。这使得棉花市场收购资金不足。籽棉价格持续下跌,目前市场籽棉主流收购在2.5元/斤左右。
4、纽棉抛压偏重,破位下跌带动国内棉价下滑。截至10月11日,纽约期货交易所登记库存达到71.6万包,加上基金持续做空、美国棉花吐絮和采摘进度快于去年等影响,纽棉价格大幅下跌。纽棉的破位下跌带动了国内棉价下滑,形成国际国内棉价的互动。
另外,棉价下跌还要考虑宏观经济和政策因素,例如,人民币的持续升值、纺织出口退税的下调等。但是什么时候、什么价格才是棉花运行的时间窗口和价格低点呢?目前棉价的下跌具有周期季节性特征,但是一旦价格触及甚至偏离价值区间的时候,价格下行的空间也将十分有限。(于从文)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常规涤丝销售乏力阳离子FDY销量尚可
- 下一篇:棉企年度经营需注意:需求是努力方向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