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期棉一周走势综述(10月16日-20日)

2006年10月16日-10月20日纽约期货交易所主要棉花期货合约一周收市价与上周相比仅小幅涨跌。06年12月合约(10月20日)收于49.21 美分,较上周(10月13日)的48.97 美分涨24点;07年3月合约收于52.45美分,较上周的52.47美分跌2点;07年5月收于54.00 美分,较上周的53.90 美分涨10点。此外,远东 A (2006-07)指数周末报收于56.55 美分,较上周末的56.70 的美分跌15点;北欧 A(2006-07)指数报收于57.20美分,较上周末的57.45美分跌 25点。最活跃的12月合约一周最高点在周二(10月17日)的50.29 美分,最低点在周三(10月18日)的48.03 美分,振荡幅度226点。美国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利空,但报告出台之后,12月合约连续四天收于阳线,成交并不活跃,滚仓换月构成本周盘面特色。市场在努力猜测中国按兵不动的原因。周三受期权交易影响,12月重拾跌势。周末两天,在无基本面消息的背景下,市场缩量小幅走强。12月填平了48.98 -49.15 美分之间的跳空缺口。



     美国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预估,2006/07年外国棉花产量和消费量都大于去年。今年外国棉花产量预期在9550万包,上调接近5%或者520万包。同时,外国棉花消耗量持续扩大,上调570万包,或者5%,至1.157亿包。因此,外国棉花消耗量和产量之间的缺口依然巨大。2006/07年外国消耗量与产量之间的缺口估计创2000万包最大记录。过去5年,这一缺口最低在500万包(2004/05),但平均在1350万包。2006/07年外国进口需求预期达到4280万包,创第二个最高记录。



    根据美国农业部10月农作物产量报告,2006年美国棉花产量预估大约2070万包,较上月提高1.5%, 但仍较上年最高记录减少近14%。陆地棉产量预期1990万包,较9月报告上调335,000包,同时超长绒棉(ELS)产量预期在804,000包,较上月报告下调21,000包。



    2006/07年美国棉花出口预估在1600万包。美国出口大约占世界贸易的38%,略低于2005/06年的40%。美国棉纺厂用量预期下调至530万包。美国棉花总需求预期为2130万包,低于去年的记录。



    2006/07 年世界棉花产量预期上调200万包,至1.16 亿包。消费量预期上调500万包,至1.21亿包。棉花消费量被上调4.4%。世界期末库存预期下调250万包,至5200万包,中国进口数量1850万包,占2006/07年世界贸易的44%,与2005/06年在同一水平。中国棉花进口时间和数量给世界棉花市场造成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总部设在英国的Cotlook 公司发布的10月棉花展望报告预测,2006-07年世界棉花产量在25,065,000 吨,较9月报告的25,099,000吨减少34,000吨。2006-07年世界棉花消费量在25,871,000吨,较上月预估的25,891,000 吨较少20,000吨。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