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的收购进度演绎棉市 籽棉价小幅反弹

  随着全国各棉区市场籽棉收购进度的加快,市场上籽棉资源量的减少,籽棉价格近10天来出现了小幅反弹,当前籽棉收购价格维持在2.6—2.7元/斤。据调查,当前各地收购进度因开秤时间与当地收购企业结构的不同而快慢不一,收购进度快的地区已到了尾声,进度较慢的地区仅在25%,整体看全国收购进度约为50%左右。收购资金紧张与棉农惜售成为收购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棉纺企业的收购策略使皮棉价格也难有起色,销售不畅让当前棉花企业最为忧心。被采访的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利空因素仍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占据上风,棉价将以平淡的主格调运行,上涨压力重重。

  民营企业支撑收购进度

  在全国各棉区的收购进度中,河北收购进度最慢,河南、安徽、新疆相对较快。其中,在收购进度较快的棉区,除新疆外,多半是民营企业的收购支撑了收购进度。因为今年农发行发放贷款的谨慎性,让多数使用农发行资金的棉花企业籽棉收购数量都很有限。

  江苏如东和新疆北疆是收购进度相对较快的地区,当前两个地区籽棉收购都接近尾声。据如东地区一棉花企业负责人施国君介绍,纺织企业压级压价现象严重,虽然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价格却没有上涨,目前维持在12300—12600元/吨。新疆因为资金相对全国其他棉区充裕,收购进度较快的同时,仍没有逃脱销售不畅的困扰;除此之外还与新疆的地域特性有关。当前3级籽棉收购价为4.4-4.6元/公斤,较收购初期降幅15%;皮棉销售价格在12400—12800元/吨之间,地方收购价格因收购初期较高,下跌幅度相对兵团较大,229级皮棉到内地价仅为13000元/吨。

  河南整体收购进度在50%,其中,南阳、安阳两地收购进度都在50%以上;目前籽棉收购价格维持在2.55—2.65元/斤,329级较高者为13000元/吨,3级偏弱的销售价格在12300—12400元/吨。

  印度百德瑞思棉花贸易驻南阳办事处经理郭朴告诉记者:“当前南阳收购量占采摘量的50%以上,80%的收购企业为民营企业。”近几天,籽棉收购价格出现了反弹,因衣分普遍在38%以上,维持在2.6元/斤;等级不统一,导致皮棉销售价格不一致,高的3级皮棉达到12900元/吨,一些“三丝”较多,一致性差的在12300—12400元/吨,而棉纺企业多以12300—12400元/吨接货。据河南安阳棉麻公司总经理源江林介绍,该地区当前籽棉收购价格在2.6元/斤,平均等级在3.5级,虽然收购进度已经达到了60%,但皮棉销售不畅。标准级皮棉销售价格在13000元/吨,4级为12200元/吨。

  山东当前整体收购进度在50%左右,东营不论收购价格还是收购进度都位居全省第一,菏泽与临清因开秤时间与棉农惜售习惯而相对较慢。山东棉麻公司电子商务部经理包森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前棉花企业的加工成本在12300—12400元/吨,流通企业的销售价格为12500元/吨,企业每吨仅有100—200元的利润。菏泽因为新棉上市时间较晚,棉花质量以及棉产量等因素影响,棉农存在惜售情结,导致收购进度缓慢。

  据了解,东营在全国各棉区都普遍表示销售不畅的背景下,独成风景,大多企业不愁销售,但收购却较前期困难。据东营一棉花企业负责人介绍,因为资金不足,导致收购困难。当前籽棉收购价格为2.7元/斤,衣分在40%以上,皮棉销售价格为12900元/吨,皮棉多销往周边地区。

  收购进度相对较慢的河北省中,沧州地区的收购进度却独树一帜,收购进度也达到了50%。据了解,籽棉收购价格随全国行情略涨,而皮棉依旧的“稳若泰山”导致收购困难。业内人士认为籽棉上涨的原因是市场籽棉资源减少,棉农手中的籽棉混等混级比较严重,导致棉花品质出现差异,进一步收购困难。

  资金不足导致收购缓慢

  若从收购省份看,收购进度最缓慢的省份非河北省莫属,整体收购进度在40%左右。分析认为,农发行资金下发缓慢是制约收购进度缓慢的主要因素。

  “棉农惜售严重,导致河北南宫棉区收购进度缓慢,收购数量很少,进度仅为25%。”中棉集团南宫棉业有限公司经理马步峰说,籽棉收购价格在2.6元/斤左右,3级皮棉销售价格为12600元/吨左右,对后市表示悲观。辛集、深州等石家庄周边地区收购进度约为资源总量的1/3,主要原因是资金紧张,棉农惜售。河北辛集棉麻公司副经理耿志波说,籽棉较10天前上涨了8分/斤,至2.6元/斤,衣分为35%。他说,他们企业在7月份已经实现了双结零,但至今仍没有等到农发行的收购贷款,当前仅有的收购棉花资金是职工集资。农发行的资金没有到位让他们的收购脚步异常艰难,他们希望农发行能够尽快发放收购资金,支持收购。

  与河北大多数棉区收购进度缓慢一致的还有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周口市西华县棉麻公司总经理许双喜讲,因为没有启动资金,该地区供销社系统的很多企业都没有收购,包括他们企业在内。他介绍,该地区籽棉收购价格为2.3—2.4元/斤,3级皮棉销售价格在12000元/吨,如此低的收购价格仍旧没有收购者,给该地区收购市场以及今年的棉田留白带来了影响。许双喜说,从当前的棉田留白看,该地区明年植棉面积约下降50%。究其原因,主要是农发行资金仍旧没有下发,企业收购以及棉农的生产计划都受到了影响。

  难以逾越的弱市

  “今年棉价将呈平稳格局,最大的不确定影响因素为政策面,后市将多表现为因成本上升而上升。”河南同舟棉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刚民谨慎地说。这种观点代表了当前大多数业内人士的态度,对后市棉价丝毫没有过多的乐观心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后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纺织企业需求。一方面,当前市场资源的充足让纺织企业普遍都不着急买棉花,再加上随着年关的临近,棉纺企业资金因还贷等因素影响支出力度加大,资金将较紧张,对棉价具有压制作用。另一方面,当前很多棉纺企业仍旧在消化“一配一”的进口棉,短期内,充足的市场资源难提升棉价。

  第二,关税内配额的影响。郭朴分析,89.4万吨关税内配额发放后,棉纺企业用此购买印度棉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印度棉按5%税率完税出港后,再加上运费到厂价在11800元/吨,比当前同等级棉花存在400—500元/吨的优势,此配额将对棉价带来冲击。同时,他认为,随着后市农发行资金的大量发放,收购价格可能阶段性得到支撑,或将出现小幅反弹,但在关税内配额发放的影响下,将难免再度回落。

  第三,未知的政策面与市场传言的进口配额是否调整让后市棉价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市场传言,棉纺企业要求国家下调关税外进口棉的基准价或进口税率,如果国家采取此政策,势必压制棉价走高。

  当前在收购进度相对缓慢,业内人士在普遍看空的同时,都表示持理性态度,认为市场将以平稳的主格调运行,春节前,棉价难有“翻身”之日。在业内人士一致对中国棉市是政策性市场达成共识的同时,不排除国家调控政策的变动,可给市场带来生机。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