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中国合作经济新闻网>> 行业频道>> 食用菌>>正文内容

山东青岛大村镇:一年蘑菇能卖五个亿(图)

大村镇的村民正在晾晒黑木耳

  提起山东青岛的食用菌,当数西海岸新区大村镇。大村镇以“菌、牧、林、茶、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积极鼓励农民大力发展以香菇、黑木耳、平菇、榆黄蘑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全力打造“青岛食用菌之乡”。14日,记者采访获悉,大村镇每年蘑菇产业的销售收入可达5个亿。

  据大村镇镇党委书记杨殷宝勇介绍,“大村香菇”和“大村黑木耳”于2011年就已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成为受保护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和山东省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镇。大村镇出产的香菇、金针菇、木耳等食用菌已源源不断进入青岛各大农贸市场,仅香菇的供应量就占据青岛市场份额的八成以上。

  10月14日,在大村镇绿色家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各个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疏蕾、采摘、下架等工作,十多米高的厂房内,密密麻麻的杏鲍菇甚是“壮观”。大村镇绿色家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江富告诉记者:“现在杏鲍菇供不应求,厂房内的成品杏鲍菇大都销往河南、北京等地,基地一天可出成品菇15吨。”

  宋江富介绍,目前公司引入了绿色循环发展的理念,利用菌包原料废弃物发展肉牛养殖业,再利用废弃菌包和动物排泄物发酵,生产有机肥进行还田,实现绿色循环发展,从而解决大量菌包无法循环利用的难题,实现农业产业效益的最大化。

  “食用菌不喜光,对温度、湿度要求很严格,而成片树林繁茂的枝叶能起到遮阳、挡风、涵养水分等作用,满足食用菌生长需求。”新区食用菌产业龙头企业之一汉森菌业相关负责人丁先生告诉青岛新闻网记者,树林为香菇起到“保护伞”的作用,香菇反过来也“回报”树林。香菇收获后留下的菌棒是林木生长需要的有机肥料,两者可以互补,林下种植形成了循环经济,“普通杨树8~9年方可成材,发展林下经济树木的生长速度会提高15%左右,可提前1~2年成材。”

  大村食用菌远近闻名,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殷宝勇介绍,大村镇先后建立起“菌药茶花果”五大特色农业发展格局,着重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重点打造了食用菌(杏鲍菇)绿色生态循环示范园、山东省林下(香菇)经济示范园、食用菌(黑木耳)产业示范园等一批特色园区,配合食用菌专业批发交易市场、食用菌研究所以及食用菌餐饮商贸街等项目建设,逐步形成集菌菇种植、产品加工、科研推广、商贸流通、餐饮消费等为一体的全链条产业发展模式。

  殷宝勇介绍,目前,全镇有60多个村5000余农户参与食用菌种植,种植品种6个,年菌棒保有量达2亿棒,年产各类菌菇3万多吨,年销售收入近5亿元。

  (责任编辑:高徽)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