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的未来变数
56.9亿元,20%的股权,在民生超市全部减持完毕后没多久,牛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如此高的现金介入,让永辉超市博得了“高超的资本运作能力”的赞誉――其实能力只是一方面,若成长性不够,运作能力再高超也不能令牛奶公司这样的“老狐狸”出手。
永辉在这笔融资的六大用途公告中直言将“收购或产业投资”。此前永辉曾战略性买入人人乐的股票,并频频举牌武汉中百等同行,持股武汉中百一度达到15%的二股东地位。而永辉在收购上不仅限于同行,对上下游供应商也充满兴趣,曾参与过金枫酒业的定向增发等,永辉也表示适时通过投资参股等方式加强与中外供应商的合作。因此,获得这笔巨额现金让市场对永辉接下来的并购行为有了更大的期望。
话说回来,在传统商业尤其是其渠道价值被严重唱衰的今年,永辉超市在牛奶公司这个有着惠康、7-11、万宁等多个知名零售品牌、5800多家零售门店的“行家”眼中,仍然如此值钱,确实有些出人意料。
对永辉来说这笔买卖也值,民生超市的减持成交价多在6元多,增发给牛奶公司的价格为7元。另外,这笔巨资也能使永辉的资金负责率有所下降:截至2013年底,永辉超市的资产负债率为54.4%,永辉计划3年内每年新开店60家以上,但今年上半年仅开出12家。无论是新开店还是老店改造,以及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信息化的重新升级、O2O平台的找寻、电商业务等,都急需资金补血。
其实,更值得业界关注的应该是永辉超市的未来变数。
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下,永辉最大的优势生鲜经营正在被国内同行迎头赶上;另一方面,一年数十家新店的逆市扩张,人才断层现象未来会逐步显现;三是传统零售生存环境的恶化,人力成本上升压力加大,永辉的人力成本占比已达40%,但一线员工的收入仍然较低。同时,永辉在线上业务如何找到突破口仍是难题。
另外,与民生超市纯粹为收益回报的投资不同,牛奶公司是一家实打实的零售企业。从牛奶公司的公告来看,投资永辉是其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行为,尤其是在市场对传统商业价值日趋减弱的情况下仍反其道而行之,这样的决策不可能是投机或只为分享永辉发展红利的行为。尽管张轩松和张轩宁兄弟二人仍为永辉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但牛奶公司入股后,两人合计持股比例已由39.92%降至31.94%。牛奶公司若在未来几年再增持12%的股份,就能成为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如果真有此意,在公开的资本市场上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并不缺。而倘若永辉在发展中出现问题(内耗、高管间分歧或遭遇发展瓶颈等)就会在控股权上露出更大“空门”。
目前来看,双方正处于握手言欢阶段,不会彼此争斗,但牛奶公司是否会留有后手尚难预料,但想必永辉不愿看到,未来上演一场其在前端收购别人,后端被人收购的大戏吧?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