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挑战5亿美元进出口目标
作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4日
进出口总额实现5亿美元,这是淮北市今年的进出口目标。
2012年,淮北进出口总额实现3.5亿美元,同比增长73%,增幅超全国6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这个成绩,是在外需严重不足、成本过快上升、贸易环境严峻的情况下取得的。
2013年,从3.5亿美元提高到5亿美元,净增1.5亿元。
这是一个需要踮踮脚才能碰到的目标,因为经济形势虽逐渐稳定,但内外压力依然不减。
前不久召开的淮北市商务工作会议对今年进出口面临的国内、国外形势进行了分析。
从国际看,经济形势有喜有忧,美国经济缓慢复苏,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此起彼伏的动荡局面有所缓和,但新兴经济体回升动力仍显不足,日本经济有所放缓,日本罔顾历史事实挑起的钓鱼岛争端,对中日贸易和全球分工链的冲击将持续一段时间。
从国内看,国家将继续实施以稳增速、调结构、提高效率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重点转向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经济周期进入智谋增长阶段,不过外贸中低速增长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就淮北而言,外贸支柱企业偏少,进出口贸易额超过3000万美元的企业仅2家(石泰贸易3200万美元、理士电池4065万美元),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7家,说明淮北的整体出口能力还很弱。
对此,分管商务工作的淮北副市长谌伟表示,2013年,淮北必须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速结构优化,提升外贸总量。
具体到如何实现5亿美元目标,淮北市商务局副局长孙兴学告诉记者,2013年,在目标任务分解到市开发区及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的基础上,淮北将在外贸市场、外贸企业、外贸产品、外贸方式、外贸政策和外贸环境等方面多维度增力。
加大外贸市场开拓力度是提升出口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之一。今年淮北继续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广交会、高交会等国内重要展会,3月5日闭幕的华交会上,淮北4家企业就“抢”到了1550万美元的订单;与此同时,在安徽省“千企百展”活动中,认真研究今年118个境外展会信息,推荐淮北有条件、有意愿、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选择性参展,引导他们开拓国际市场,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外贸企业是进出口的主体,其外贸产品是否有生命力往往决定企业的存亡。为此,淮北外贸部门组织有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出口竞争力,并在国内外已注册商标的企业,申报安徽出口名牌、出口基地企业,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企业出口附加值。
目前,正在帮助安徽理士电池申报“安徽省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
与此同时,各级商务部门认真落实省、市外贸扶持政策,并通过开展外贸企业包保服务、重点外贸企业跟踪服务,加大外贸企业服务力度;建立外向型经济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商务经济形势分析会,帮助企业破解难题,同时结合国家最新外贸政策变化,邀请海关、商检、外管、税务等相关部门,宣讲外贸业务知识和政策,开展专项业务培训。
优化外贸环境是淮北多年来狠抓的一项重要工作,蚌埠海关驻淮北工作组的开关运行就是例证之一,据孙兴学介绍,淮北下一步还将申报国家综合保税区,打造皖北第一家综合保税区。此外,在去年“试水”旅游贸易出口的基础上,淮北今年继续加大外贸方式创新力度,加快旅游贸易出口步伐,提升全市出口规模。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福州水产饲料出口成倍增长
- 下一篇:桑苗出口“兴”产业“富”农户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