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时报观察>>正文内容

农超对接,接“秋”更要接“春”

  春暖花开,又是一年春耕来临之际,农民朋友们不仅在忙着准备种子、化肥和修理农机具,更是在盘算着“今年该种些啥”? 近些年来,为解决农民朋 友的“卖难”,相关部门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叫“农超对接”。但事实上,这种“对接”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虽说,当下已是信息时代,但对于那些仍旧“脸朝黄 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他们种田往往仍是上年什么好卖,今年就种什么。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引导农民调 整结构,扩大紧缺、优质农产品生产。”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引导”?这期间,关键之关键,“农超对接”应接于“春”。

  政府“服务农民,服务农业”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 “调整种植结构”上的“信息服务”。一方面,引导农民在种植业上准确把握市场的需求信息。各级 农村工作的干部应通过大众传媒尽可能地引导农民于耕地、下种之前通盘掌握市场“供求信息”而力求“以销定产”。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不妨像劳务市场“招聘 会”那样,多多地组织一些田头“农超对接会”和超市“农超对接会”,让农民与商家 “面对面”,让农民与市民“面对面”,并尽可能地签订一些“产销合 同”。 农超对接,接“秋”更要接“春”,这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严格地讲,应该是“对销”更“对产”。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