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时报观察>>正文内容

物流标准化还有多远?

  “虽然很多人都关注并且有很多人都在参与物流标准化工作,但物流标准化的现状仍然混乱。” 从物流标准化提出来便积极参与、主持制定了《物流术 语》国家标准的中国物流技术协会理事长牟惟仲先生对记者说。他认为,如果缺少国家法律法规、多头管理与多数物流企业发展水平不足这三个瓶颈不突破,那么, 目前看似热热闹闹的物流标准化工作产生的实际作用将十分有限,更多的作用在于为几年以后物流标准化的真正推行做准备。

  目前,只有卫生标准、安全标准与环保标准被纳入国家强制性标准范畴。现有的物流标准只是在推荐性标准中设定强制性条款。例如,物流业的基础标准比如《物流术语》国家标准,虽然很多企业都认同并执行,但并不是强制性标准。

  事实上,涉及到安全的标准相当重要并且急需,但是国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要求,只是作为推荐性标准,而非市场准入标准,所以企业并不重视。原因很明显,使用普通草绳或者钢丝绳包装捆绑比使用规定的特别材料要便宜得多,企业不会自动给自己增加成本。

  与物流是个新兴行业一样,物流标准化也是一个新话题,同样存在多头组织、多头制定、多头管理的麻烦。

  上世纪90年代,国内物流行业有明显的发展。到90年代后期,整个国家都开始关注物流,其实早在那时,物流标准化的话题就已经被相关部门提上日程。

  物流是个新行业,因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管理部门,而是由相关行业的管理部门负责相应方面的管理,同时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联席会议进行部门之 间的统一协调。物流设备领域的管理也大体如此,交通工具属于交通运输部管理,生产和运输的一些轻型设备、物流信息系统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等等,每个管 理部门都在制定标准。不过一旦标准制定下来,各方基本没有争议,都会协同执行。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