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观察室“村镇化”真的很难?
作者: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8日
有关村镇银行设立在发达地区的现象及报道已非新鲜事。但既然叫做“村镇银行”,且中小银行们又热衷参与,却为何难让其做到名副其实、归于村镇?
究其原因,“利益”二字难辞其咎。
一方面,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相当于拿到一张跨域经营的牌照。对此,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也曾指出:“因为本来分支机构少,跨区经营难实现。设立村镇银行正好是做强做大的一个机会。而且,组建村镇银行的门槛比较低,又可以控股和引入社会资金入股,这样就可以将触角深入到本区域以外。”
另一方面,在经济发达地区发起村镇银行,有利于经营管理。首先,由于村镇银行是新生事物,社会认知度不高,在村镇吸收存款的难度较大,外部经营环境亟待改善;其次,从村镇银行的发起行来看,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外大多是商业银行,其业务基本上都在大城市,在村镇经营难以适应。
诚然,与城市里可获得的优厚物质利益相比,立足农村做金融的回报,自是难以相提并论。但是,让村镇银行“城市化”回归“村镇化”,并非不可能。
瑞丰银行发起的浙江嵊州瑞丰村镇银行便是一例。在该行成立之初,只在嵊州市设立了一个营业部,发展成熟后,又相继到2个乡镇设立了支行。
“希望永安村镇银行在达到比较满意的盈利规模后,尽快开立分支机构,将支行开设到永安市下辖的乡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福建永安汇丰村镇银行行长刘语安也曾如此表示。
可见,让村镇银行“村镇化”并不难,只要看是否真的有一颗“支农之心”。(付俊伟)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小额贷款公司,你慢点走”
- 下一篇:勇跨区 慎跨界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