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坛“劲松”剧建国
剧建国崭露头角于上世纪80年代。
当时,河北省第一批考核晋升的18位国家特一级厨师被称赞为河北烹饪界“18棵青松”,剧建国30多岁,属于“青松”中的少壮派。20年多年过去,18人中有的辞世,有的退休,有的事业没太大进展,只有少部分人员以不同态式仍然驰骋于餐饮之海洋,并且功业卓著,声望有加,剧建国亦在列其中。如果将现今活跃于河北烹坛的千百位精英人物比作一片茂盛的松林,剧建国和那几位老哥们一起,无可争议地成为其中最根深叶茂、挺拔伟岸的劲松。
几十年矢志不渝地追求,剧建国走出了自己的奋斗之路,闯出了不同于其他大师成功模式的一片天地。他担任石家庄市饭店烹饪行业协会清芳美食委员会主任、河北省和石家庄市两级饭店烹饪行业协会副会长、河北省名厨委副主任和石家庄市名厨委顾问,同时又集“中国烹饪大师”、“中国餐饮文化大师”、全国烹饪界最高荣誉“金鼎奖”三顶桂冠于一身,省内唯一。弟子众,著作丰,品修高,事业成是他的鲜明特征。
他是一位以普通厨师身份为省会石家庄、为河北餐饮行业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的大师。
崇尚文化,丰烹饪大师之内涵。
精通烹饪技艺自古是优秀厨师的要件,剧建国从入商业学校学烹饪起便将这一观念深植心目之中。庆幸的是他刚参加工作便得到冀菜名师袁清芳慧眼赏识并倾心培养,继而又受组织派遣,先后赴沈阳、北京进修学习,在鹿鸣春、人民大会堂、丰泽园、仿膳、北京饭店接受全国名厨王甫亭、刘敬贤、王义均、康辉等真传指导,加上他善学苦练,厨艺突飞猛进,日臻精熟。1984年参加石家庄市首次烹饪大赛,荣获第一名,继而参加全省百万职工技术大赛再度夺魁,不久便第一批被评定为河北省特一级厨师。厨艺的进步增强了剧建国从事烹饪工作的兴趣,坚定了他做一代名厨的信心,同时随着阅历见识的提高,他及早悟出文化与烹饪间至关重要的关系。他接触到多位很有潜质的老师傅,人好能干也会干,但不能说不会写,影响了自身提高发展。前车之鉴,理当改之,剧建国冷静分析,决心走一条学技术学文化紧密结合、集学识技术形象为一体的充实丰满的厨师之路。自此,他工余时间手不离字典、书籍,学文化,览群书,练写作,40年持之以恒,把只有相当于初中文化的自己培养成为一位满腹经纶、出口成章、著作人气颇丰的学者型厨师。他学兴广泛,熟读《随园食单》等古今烹饪经典,有选择吸收精华;他精读古诗词、中外文学名著,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自1988年撰写 “谈刀工”、“拔丝三法”论文,发表于权威刊物《中国烹饪》起,百余篇文章见诸各类报刊;他参与编写《鱼肴200种》、《河北菜点大全》,先后出版《中华烹饪史诗》、《剧建国烹饪诗文》、《食物性能保健歌》、《剧建国诗词选粹》、《自警句录》等多部专著,内容涵盖烹饪技术、修行哲理多个方面;他以诗的语言诠释菜肴,为名菜、名宴、食物原料配诗作注,开创饮食文化新文风。鉴于其对饮食文化研究的造诣,《河北饮食文化》和《燕赵美食》杂志分别邀请他担任顾问和编委,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授他“中国餐饮文化大师”称号,许多与他交往、听他讲课、细读过他文章著作的人都给予很高评价。
组建社团,创师徒共进新模式。
2001年,在餐饮行业员工普遍渴望提升技术的前提下,出于对烹饪事业传承的责任和对恩师的崇敬,剧建国顺应潮流联合几位亲密师兄弟和得意弟子依托石家庄饭店餐饮行业协会经报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了“清芳美食专业委员会”并担任主任。委员会以河北烹饪一代宗师袁清芳为旗帜,以师徒关系为纽带联络众多有志献身烹饪餐饮业人员,以提高技术、培育美德、发展行业为目标,这是一个既不同于家族、又不同于学校的社团组织。委员会有规范的章程制度,严格履行入会手续,订有“清芳弟子规”,分“道德、技艺、处世、事业”四篇,各16句128字,责明目细,言简易记,系剧建国反复推敲酌定。委员会鼓励成员秉承自古收徒授艺之传统,通过举办收徒仪式、集中培训、组织比赛、技术交流、单个辅导等形式重点培育烹饪新人。剧建国本人除思考谋划委员会成型活动并随时对一些徒弟当面或电话辅导外,还坚持每月为弟子书写赠言,一张纸,百余字,内容多涉及哲理、修养的激励之言,深受弟子珍视。此习惯始于2008年5月,当时他因故寄居南宁,远离河北,牵挂弟子成长,便以相同形式、内容给弟子发信,每月70余封,均亲自手书。2009年返回石家庄后,仍坚持下来,成为他与弟子联络的一种特殊形式,凸显出异于他人的关爱弟子之殷殷之情。清芳美食委员会成立10年,成就斐然,现今在册成员320余人,密切联系千余人,均活跃于以石家庄为基地辐射外省市多个城市百余家大中型酒楼饭店。这些人中,有的身为集团企业大老板,有的名列省和国家级烹饪大师、高级职业经理人之列,独立掌控一个或几个企业运转,更多的是在烹饪一线担任经理、总厨、厨师长,可谓桃李遍天下,贡献在神州。
注重修炼,展“大家”之风范。
“德艺双馨、大家风范”是世间对资深、技高、有涵养长者的赞语,一般情况下人们慎用。现在,一些有身份层次且长期与剧建国接触共事或者研读过他的文章著作的人,在评价剧建国的品德操行时,开始用这两个褒词。
细涓成河,滴水石穿。历练40多年,成长中有过顺利和曲折,事业上有过巅峰和遇挫,康健的身体亦曾遇病祸折磨,舆论方面也是贬褒不一说法多多,剧建国凭靠信念和执著,走自己选择的路,塑造属于自己的思想境界,他能够跳出自我,权衡一切。他自号“一夫”,寓意“天地间男子汉大丈夫、家庭中合格丈夫、一介武夫、俗子凡夫”;取笔名“四然”,蕴含“得之安然、失之淡然、处之泰然、顺其自然”,又同谐音“死燃”,死灰可复燃,鞭策自己永不气馁。又巧借“吾唯知足”四字同口义联之内涵设计出内方外圆之座右铭图标,他还自录警句“修养、涵养、教养、素养、营养”、“慎独、慎言、慎行、慎思”等等,精准的名、号、警语一起勾勒出剧建国对人、对己、做事以德为核心的行为准则。
人际交往,仁善为怀,有容乃大。剧建国对有恩于己的长者、师傅、领导,崇敬有加,年节时不忘家中探视;对同事、师兄弟妹,手足情不断,常借活动,诚邀相聚;对弟子晚辈,教诲殷殷,做人做菜,切望成才;对行为不端乃品德瑕疵者,亦待之以诚,感化求进。而对自己,则常三省吾身,制“躁”制“浮”,励精图治。做起事来,依然执著勤奋,信守承诺,刚柔并济,天天不虚度,日日有收获。
剧建国社交广泛,超出狭义之烹饪范畴,高位官员、富豪老总、教育科技文苑佛学各界知名者,多有熟识,更有深交,这对展拓视野、增进学识、丰满自身大有益处,剧建国对此感触颇深。
年届花甲,壮志不已,剧建国搏击之情有增无减,重新修订规划,列出自己年度实现目标,决心使后半生轨迹更富有自己特色,生命不息,奉献不止,志做引领河北烹坛众多棵幼松蓬勃生长的“常青树”、“不老松”。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