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炮轰出了市场新变化
在施肥选择上,越来越多的东北农民开始选择一炮轰的方式。
“轰一炮,管半年”,这是春耕期间记者在吉林市场走访时从一位化肥业务员口中听到的口头语。一炮轰,是近两年东北地区逐渐流行的施肥方式,即氮、磷、钾及微量元素按照作物特性配比所产生的BB肥一次施入,由于近些年大颗粒尿素和缓释尿素的发展,其缓释性减少了追肥环节,省时、省力、省钱的优势受到农民的认可和追捧。同时,这种施肥新方式的出现,悄然间给东北农资市场的格局带来了变化。
1 一炮轰,轰出用肥新结构
一炮轰的快速发展,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吉林当地一位农民这样评价一炮轰:以前是尿素、二铵一起用,钱花得不少,用起来麻烦,现在用一炮轰,一次施用不追肥,价格便宜了、省时省力了,而且效果还不错。
据吉林云天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喜介绍,今年东北农民在春耕选肥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炮轰的施肥方式越来越受到农民的认可和接受,原本十年前就出现的一炮轰产品在今年在市场上用量比例达到最大,已占到所有复合肥销量的三分之一,而且施用范围越来越广,以前一炮轰只有在京哈线的黄金玉米带使用,现在辽源、松原地区也有扩大的趋势。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炮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高氮和高磷BB肥上,目前市面上的高氮复合肥一旦深施到地里7-8公分后,大颗粒或缓释尿素里氮的养分释放缓慢、均匀,而且养分的流失比较少,植物养分吸收的利用率比较高,所以一炮轰后不用再追肥。农民采取一炮轰的施肥方式节省了时间、体力,农民普遍感觉这样的方式更经济实惠。
在当地经销商的眼中,高磷BB肥的出现,打破了磷酸二铵的优势,不再是一枝独秀。“23%、28%磷含量的BB肥完全可以满足豆类和水稻的营养需求,而且现在的种子质量非常高,基本都一株一粒,拌上除草剂,在作物成长期间连草都不用锄,再加上一炮轰,家里有个劳动力趟两遍地就可以等秋天直接收粮食了。”张喜也对一炮轰的施肥方式非常看好。
2 一炮轰,轰出生产新机遇
在前不久召开的一次化肥流通企业厂商座谈会上,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刘淑兰女士特地提到了一炮轰,她提醒参会的生产厂家不要轻视这种新型的施肥方式,对于生产厂家来说这既是危机和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
危机在于农民认可了一炮轰,这就意味着过去单纯施用尿素或者追肥的习惯将会改变,尿素需求的减少对于厂家而言是不利影响,特别是目前受国内产能过剩、出口政策影响的当下,用量的减少必定会给国内尿素市场雪上加霜。但是,一炮轰只是化肥产品的二次加工,危机之后的厂家需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所以一炮轰也是尿素生产厂家的机遇。
“企业一定要转变观念,因为需求在发生变化,农民的用肥习惯和购肥习惯都在悄然变化,特别是东北的一炮轰问题。但是我们的企业还在抱着老观念去经营,导致企业变得比较被动,所以企业的营销领导应该认真研究各自目标市场地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目前一些企业的目光只停留在尿素上,我们应该更加开阔眼界。在‘十二五’规划中就提到,50%的尿素不能作为简单的商品销售,要加工成适应市场的下游产品,加工成缓释肥、控释肥、BB肥等其他肥料,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加工什么,这是当前新形势给我们氮肥企业的一个新任务,调整结构不但有利于尿素市场,也有利于各个企业自身的发展。”刘淑兰如此警示国内的尿素生产企业。
3 一炮轰,轰出流通新意识
一炮轰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不止是生产者需要调整思路,流通商也同样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吉林云天化作为吉林省内较大的化肥流通商,张喜坦言以后不能再用过去的老数字去衡量和操作现在的市场。比如过去吉林对于尿素的需求是120万吨,一炮轰的出现很有可能减少10万、20万吨,甚至更多的数量,但是尿素以养分含量的形式转嫁到BB肥身上,总养分需求没变,只是在计算方法上发生了变化,所以今后商家在单纯操作尿素上必须转变观念,摒弃过去的老数据,面对现在的新形势。
在记者走访东北市场期间,恰逢IFA生产和国际贸易委员会主任米歇尔先生在东北走访企业,他与黑龙江神农集团董事长王彦飞在化肥需求上的计算方法不谋而合,即计算氮、磷、钾的养分数量,而不是单纯的尿素多少吨、二铵多少吨。
所以,化肥流通企业在操作中需要及时调整,以面对一炮轰效应所带来的系列影响。
东北春耕用肥新特点
农民购肥不积极
厂商联手御风险物流与信息提速黑龙江受抛售之痛
农民买肥不着急,首先是货源充足、品种齐全,不管是种水稻还是种大豆,完全满足农民需求,当地的农资公司因地制宜,将货源根据不同地区的种植结构配套不同品种的肥料;其次,越是在春耕期间购肥价格越低,而且随着经销商的服务意识的提高,农资公司的网络延伸到了乡镇级别,只要打个电话经销商就能将化肥送到田间地头,不用放在仓库里再运到地头这样繁琐的流程了,而且在收获季节,粮贩直接到农民家里收粮食,所以农民种地、收获已经不再是件“累差事”。
在东北的调查中,记者发现这样一件趣事,春耕前期,农民隔三差五到当地化肥门市观察,当看到大量化肥摆放在门口或仓库里的时候,农民继续观望。什么时候看到化肥见少,农民才开始各处询价,打算买肥。
厂商联手御风险
农民购肥积极性的下降,直接致使东北地区化肥市场启动速度比往年较慢,而且启动规模比较平缓,不再像往年那样出现购肥小高潮。吉林地区春耕时间基本要在4月15日以后,水稻插秧在5月15日以后,北部地区会更晚些。
目前,吉林省内多数经销商手里的存货没有动,各级流通商的仓储储存时间过长,资金损耗太高、周转困难。在采访中,部分经销商反映现在化肥利润减少、风险加大,在储销之间存在严重倒挂的现象。张喜认为:面对目前的化肥产能过剩和流通体系放宽,以后国内的肥市格局将会改变,厂商一体化的趋势加大,各种肥料协会、组织的职能增强,以至于更好地节省资源、调控市场和整顿秩序。
相对于以上特点,肥市门槛低、大量假劣肥料充斥市场,搅乱肥市正常运作,也是正规操作化肥生产和流通环节的难题。
物流与信息提速
“辛辛苦苦大半年,成败就在一两天”,这是东北农资人共有的心声。分析近两年的化肥市场,化肥产能过剩、淡储与出口季节因素导致的淡旺季倒挂等影响着化肥市场,特别是流通环节的利润率,但是也有经销商认为,之前赚钱是赚物流与信息不及时、不对称的钱,而现在信息的及时、物流的完善与提速导致各地用肥没有缺口,而且价格透明度越来越高。
黑龙江受抛售之痛
由于气温导致的春耕时间由南向北依次启动,东北化肥市场的启动自辽宁、吉林、黑龙江依次开始,串货、抛售的问题使得黑龙江深受其苦。记者在吉林地区采访期间,原本吉林市场还没启动,就有当地小经销商开始向黑龙江抛货。
“吉林卖不了的肥串到黑龙江、通辽的肥也串到黑龙江,所以最近几年黑龙江的销售压力非常大,抛售的价格甚至比当地价格低至100-200元/吨。”
新增产能将成黑马
“海拉尔80万吨尿素新产能的投产、大唐30万吨尿素的开车、赤峰国电50万吨的投产,总共加起来有160万吨的新产能对于东北尿素市场的格局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过去那些老的尿素厂将会受到很大威胁,特别是工艺落后、成本较高的企业。”据张喜介绍,由于资源、地域、工艺、运输成本的优势,今年新增160万吨的尿素新产能必将会对东北的市场格局产生影响,而且会对之前从山东、山西、河北调度尿素货源的供货格局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尿素价格止跌企稳 5月有望出现上涨
- 下一篇:印度欲提升谈判话语权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