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中国合作经济新闻网>> 行业频道>> 畜产品>>正文内容

白鹭村:鱼苗“游”出省外

  江西省永新县石桥镇白鹭村具有700多年的育鱼苗历史。然而,多年来受传统单一化水稻耕作的制约,村里仅有两块水塘能繁育鱼苗。2007年6月,省市水产专家来该村考察,在塘边跟村民们算了一笔细账:一个100毫升烧杯可装3万尾鱼苗,放置一亩水塘里养育3个月出售,鱼苗按时价卖可达3000元,而1亩水稻收成千斤,也只有800元,效益显而易见,一杯鱼种收入大于一亩农田,村民听了个个顿时心里痒痒的。

  心动不如行动。该县立马向上多方筹资13万多元,安排“鱼苗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改造和新建标准化的鱼苗养殖基地达百亩,又在附近碧波崖上拦水修渠,直引泉水入塘,作为育苗的好水源,这给白鹭人科学养殖鱼苗带来很好的前景,当年鱼苗产值达100万元,大大加快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该村还力邀水产专家来村,聘请县科技特派员驻村,实地讲授苗种培育、鱼苗人工养殖和鱼病防治等技术;安装远程教育网络,让农民了解鱼苗市场销售行情。

  针对不少贫困户无鱼苗养殖启动资金,该县又积极向省里争取“村级互助金”试点项目,一次性投入15万元资金作为铺底,长期滚动使用,吸纳40多家农户把零散资金集中,成立了互助金协会,农民形象地称之为“村庄银行”。陈五开从互助金中借贷了3000元,购买鱼种和饲料,3个月后出售鱼苗赚了1万多元。今年,他又承包了4亩水塘,仅第一季的夏花鱼苗就挣了1.5万元,而今又在清整鱼塘,准备第二季的秋片鱼苗养殖。如今,全村鱼塘面积达600多亩,产值150多万元,村民人均养鱼纯收入达1400多元。

  为让白鹭鱼苗走出县门,2009年初,村里成立了鱼苗协会,吸纳60多家养鱼苗户参与,“抱团”闯市场;同时,聘请专业网页设计人员制作了“白鹭鱼苗发布网”,在网上发布供求信息,提升了知名度,扩大了销售半径。

  正是鱼苗热销时。如今,白鹭鱼苗已“游”出了省门,“畅游”于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成为抢手货。连日来,白鹭村的男女老少忙碌起来,他们正为鱼苗的网上订单忙得不亦乐乎。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