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中国合作经济新闻网>> 行业频道>> 畜产品>>正文内容

精品畜牧业让“粮变肉”

    位于“世界黄金玉米带”的榆树市常年粮食总产量都保持在250万吨左右,如何利用这一优势,依托以粮食为主的农业资源,促进粮食增效、农民增收?

  榆树市给出的回答是: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其中,畜牧业成为榆树市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通过多年来的大力发展,正在实现“粮变肉”、“粮转牧”、“粮变奶”的转化。

  加速建设牧业小区

  榆树市各个乡镇都有畜牧养殖户,但一直以来都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榆树市意识到,一定要加快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实施小区带动战略,积极推动牧业饲养由屯内向村外、由分散饲养向规模饲养、由粗放经营向专业化小区经营集中。”榆树市确定了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后,加快了标准化牧业小区的建设速度。

  在标准化牧业小区建设中,榆树市规范了新建、扩建牧业小区的申报、审批制度,严格把关,确保了牧业小区建设质量。建立了畜牧系统内技术干部包小区和乡镇畜牧站带小区制度,无偿为牧业小区提供技术咨询和产销信息服务,为小区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支撑。政府奖补资金的发放,极大地调动了养殖户建小区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了市场预警监测、品种改良、疫情防控工作,帮助养殖户规避风险。去年畜牧产值实现55亿元

  一个个标准化牧业小区的建成,也让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得到了实惠。隆冬季节,来到位于榆树市五棵树镇的东北最大黄牛交易市场,虽然天气寒冷,但这里的交易依然红火。五棵树镇的黄牛养殖远近闻名,当地上千农户养牛少则几十头,多则千余头。养牛大户马凯养了300余头黄牛,他告诉记者:“一头牛的纯利润在1500元左右,向我这样的养牛户,年纯收入在50万元左右吧!”

  据统计,2009年,榆树市标准化牧业小区建设再创新高。2009年,榆树市新建牧业小区150个,总数达到530个,规模养殖户达到7.1万户,牧业产值实现55亿元。标准化牧业小区的健康发展,带动了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2009年,榆树市的四家生猪屠宰企业累计屠宰加工生猪近50万头,一家肉牛屠宰企业屠宰肉牛近3万头。

  农业、畜牧业实现“双赢”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也有效带动了榆树市玉米等粮食产业的发展。由于畜牧业转化了大量粮食资源,使榆树市的卖粮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且实现了粮食过腹转化增值,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随着畜牧业对玉米原料的需求增加,也带动了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增长。

  “畜牧业还促进了粮食增产,推动了种植结构调整。”榆树市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饲养畜禽积造农家肥,节省了肥料支出,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粗略计算,一个生产期全市可产农家肥800多万吨,这些农家肥的有效利用,大大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使粮食增产增值。”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