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中国合作经济新闻网>> 行业频道>> 畜产品>>正文内容

温室技术“郎中”走俏玉门

    “景技术员,我的蘑菇最近出菇越来越少了,有啥好办法没有?”“高技术员,我的这棚西红柿花朵容易掉,坐果率低,这是咋回事?”……近日,在甘肃省玉门市玉门镇河西温室种植示范区内,三十几位温室种植户团团围住镇农科站的景平军、高焦辉两位技术员,争先恐后提出自己在温室种植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技术员逐一给他们解答,并不时跟随农户到他们的温室内现场查看,手把手传授各种种植技术和蔬菜防病的技巧。近日,随着三春生产的开始,在玉门各乡镇的农家院、大棚中、温室里,到处都可见到被群众亲切称为瓜菜“郎中”的农技人员的身影,他们忙碌地为农户答疑解惑,精心指导农户温室种植。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效益高的温室种植越来越受玉门市广大农户的青睐。2006年以来,该市农户自发打建二代日光温室就有1000多座,但由于温室种植技术要求高,加之许多农户知识面窄,好多技术掌握不到位,使部分温室效益低下,农户靠温室增收缓慢。为了继续做大做强日光温室产业,提升温室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玉门市在每个乡镇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村搞培训的同时,实行了农科人员效益工资制,在各乡镇农科站所推行温室种植园技术承包制,实行技术员基本工资保底,效益工资与所承包农户的收益相挂钩,多收多得,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科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在,各乡镇农科人员坐办公室的人少了,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作示范、引新品的人多了。清泉乡农科技术员张志文自打科技承包制实行后,长期驻在农户的温室内,及时为农户搞技术服务,他承包引进的人参果,由于种植技术到位、管理精心、防虫防病搞得好,亩均收入达1.2万元以上,瓜菜收益也比别的棚均多收入近千元,他成了温室种植农户争抢的“香饽饽”,每天都有不少农户抢着请他去温室内为瓜菜“坐诊看病”。

  至目前,该市市乡两级的60多名技术员已与2000多户温室种植农户签订了技术指导承包合同,有力地促进了温室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