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中国合作经济新闻网>> 行业频道>> 食用菌>>正文内容

勇于创新敢颠覆 玉米秆上种蘑菇

  秋收后,用稻草或者甘蔗叶在稻田上盖“人”字棚种植蘑菇,用稻草做种菇的培养料,这是蘑菇种植大县——广西省横县菇农一直以来的种植蘑菇方法,而这种种植习惯前年被一名妇女进行了“颠覆”,她大胆探索,大胆创新,租了10亩的荒地,在旱地上搭大棚种植蘑菇,用甜玉米秆做蘑菇培养料,获得了成功。去年她种植蘑菇赚了近3万元,今年她又赚了5万多元。

  她就是横县校椅镇新黎村农家妇女黎烨。春暖花开的3月,记者慕名登门采访黎烨,聆听她独特的“种菇经”。

  废墟上搭建蘑菇棚

  10多年前,风华正茂的黎烨踏上了去广东打工的征程,她种过地、卖过菜、进过工厂,积攒了10多万元钱。2007年4月,颇有头脑的黎烨决定回到家乡创业。但创什么样的业呢?是搞特色种养还是开店呢?回到家乡的黎烨脑海里总是有着这样的问号。经过深思熟虑,黎烨决定大规模种植蘑菇。

  可想而知,要大规模种植蘑菇就需要连片的田地。但由于种菇是短期行为,租用村民的土地,他们也不太愿意,而且村民也想自己种蘑菇,此路行不通。后来,黎烨“瞄上”村里丢荒了几十年的一块地。她出资1万多元租用10年时间。

  “听说我租荒地种植蘑菇,好多村民都笑我癫。旱地怎么能够种植蘑菇?”黎烨回忆起当年的情景。

  村民的担忧不无道理。这片荒地是村建淀粉厂、造纸厂的遗址,已经废弃了30多年。草长得比人还高,到处是石头,还有4个大坑。

  面对茂盛的野草、成堆的石头,黎烨并没有气馁,她雇用勾机,硬是平整出10亩“良田”来,盖上大棚尝试种植蘑菇。

  “你是第一个在旱地盖大棚种植蘑菇的菇农,肯定面对很多压力,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记者问道。

  “旱地盖大棚种植蘑菇,关键是要解决好水和土壤的问题,其实那时候我心里也没有底,但我相信路是人走出来的。不懂就问,可以问技术人员,也可以从书本上找答案。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走。”黎烨娓娓道来,“为解决水源问题,我还打了一口井。”

  “土壤问题有点麻烦。一般情况下,有了培养料,菌种盖上土,20天就可以长出蘑菇了。记得2007年10月份第一次种菇时,时间已超过20天,我左等右等没见蘑菇冒出,把我急得团团转。我马上找来4本蘑菇栽培技术的书进行研读,寻找问题出在哪里。经过逐一分析,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都是黄泥巴惹的祸,因为蘑菇生性喜欢偏碱性,而黄泥巴是酸性的。于是我按比例,用石灰粉撒到黄泥巴里进行中和。土壤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了。去年,蘑菇纯收入近3万元。”黎烨心直口快,一股脑儿“泄漏”了旱地也能种植蘑菇的“天机”。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