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合作时报网 >> 中国合作经济新闻网>> 行业频道>> 食用菌>>正文内容

宝剑锋从磨砺出 菇香飘自龙泉来

  古之言剑,必言龙泉。而今日龙泉的食用菌产业也独树一帜,开出了另类“奇葩”。

  龙泉是浙江省西南部的一个小县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境内山峦叠嶂、襟带众流、山清水秀、林木茂盛,享有“浙南林海”、“全国生态第一市”之美誉。再加具有1800多年悠久历史的食用菌栽培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使龙泉食用菌产业的“菇香”飘向了祖国各地。

  近千年来,龙泉数以万计的菇农凭籍祖传“砍花法”种菇技艺外出谋生。1959年试验推广李师颐《改良种菇术》,1974年引进纯菌丝体段木接种栽培技术,1978年引进木屑压块室内栽培香菇技术,1986年龙泉县农科所利用金刚刺渣育菇取得成功,1986年龙泉引进代料香菇露地栽培技术、并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加以推广,一系列的技术栽培革新手段促进了龙泉香菇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经过勤劳的龙泉人多年的实践,逐步走出了具有龙泉特色的食用菌发展之路。“地栽夏菇”、“段木灵芝”、“仿生袋栽黑木耳”奠定了龙泉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与腾飞。

  “人无我有。”

  龙泉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市。从1998年开始,推行覆土地栽夏季香菇生产,生产错开香菇生产的淡旺季,弥补我国香菇产区出菇季节大多集中在秋冬春三季,5月-10月份近半年之久无鲜菇上市的空缺,在市场销售中具有明显的“人无我有”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人有我优”

  龙泉利用高新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灵芝进行培育。培育出的灵芝厚实、质地致密,孢子显微形态颗粒饱满。孢子粉采用自主发明的“扎袋套筒”技术,所产孢子粉纯度为99.99%。粗多糖、灵芝酸和孢子油含量等均高于代料和小枝条灵芝孢子粉。

  在灵芝和孢子粉领域,龙泉市拥有一批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龙泉有“中华灵芝第一乡”美称,据了解,2006年纳富特牌灵芝获得“浙江十大名菇”称号。初步统计,有省级科技鉴定成果5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8项,有《段木灵芝》标准9个,省级以上刊物和专业会议上发表、交流灵芝论文12篇。

  “人有我精”

  龙泉的仿生袋栽模式与以前的的模式,在选择栽培季节、配方对比、品种对比、菌种提纯复壮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而且仿生袋栽香菇又区别于袋栽相关的管理技术。龙泉人还在提高成品率,耳片质量与产量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突出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一大地方产业,成为开发南方袋栽黑木耳的典范。

  据悉,龙泉市政府提出“优化结构、优化技术、发展精深加工,提高效益”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实施食用菌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生态化认知、市场化水平、组织化程度和品牌化经营,建成全国知名的香菇交易集散地和南方黑木耳产销中心,使龙泉成为全球知名的香菇主产区。

  独具特色的食用菌产业,加之高科技支撑、标准化生产、完善的配套设施,使龙泉的“菇香”飘向全国,飘出国门,走向世界。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