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加工龙头“黑珍神”屡遭仿冒
森工特色品牌遭侵权之困
黑龙江省是全国的林业大省,不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下资源也非常丰富,其中黑木耳产量占到全国的2/3以上。随着我省黑木耳种植量的不断攀升,黑木耳等食用菌的精深加工也逐步兴起。
黑木耳粉全国首创
该省森工林区是国家重要的国有林区,过去由于过量采伐,陷入了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大量职工下岗。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天保工程”,森工系统开始千方百计寻找新的生产门路,发展替代产业。上下结合,摸索出了发展林下经济之路,开始大力发展黑木耳、食用菌产业,使其形成了产业群体,连接了全省森工林区的千家万户。每年生产13亿袋,每袋7钱到1两,几十万森工职工从事这个行业,被森工称为“富民安企”的行业。龙江森工黑木耳产业由此在全国声名远播,它不仅代表了龙江森工,也代表了龙江特色产业的形象。
在该省黑木耳精深加工产业中,黑龙江省森工集团所属哈尔滨黑珍神大森林特产开发公司可以说是龙头企业,该公司自成立一开始就把企业经营方向定位在黑木耳等食用菌的精深加工上。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和多次试验,2002年8月,黑珍神公司在全国首创了黑木耳粉,并首先把这一产品推向市场。
黑珍神公司的木耳粉产品在多届哈洽会及北京国际农博会都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好评。黑珍神研发的黑木耳粉,不仅带动了我省黑木耳产业的发展,也是国家“三农”政策和我省发展绿色特色产业中大力支持的产业项目,连续数年被国家主管部门评为“无公害”农产品,对我省的特色产业链条起到了拉动和延伸作用。
森工品牌遭受侵权之殇
黑珍神从一开始就认识到技术专利的重要性,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黑木耳粉等食用菌粉制造方法的专利申请。经长达6年多的反复审查,证明确属创新产品。2008年7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了这一专利发明。
随着木耳粉产品的逐步走红,该省及国内的一些生产厂家看到了其市场的潜力,于是开始仿制生产木耳粉,并在市场上公开销售,对黑珍神的专利产品构成了严重侵权行为。
省内某厂家2006年末开始仿制黑珍神技术,生产、销售木耳粉,将木耳粉市场搞得很乱,对此黑珍神董事长仲维波很无奈。据仲维波介绍,成立黑珍神就是为了把研究成果转化成产业的研发基地,向全国展示龙江的形象品牌,陆续开发了木耳粉、木耳酱、木耳丝、调味料等200多个品种,并对产品的专利保护下了很大功夫,有10多项专利,在各种展会上打出了品牌,打出了龙江形象。现在一些造假产品包装上看似挺好,但造价低,使用的原料为木耳渣子、劣等木耳等,蒙敝了消费者。而黑珍神的原料是从大海林、伊春选出的优良原料。现在有的所谓木耳粉大部分没有产品标准认证,套用了原态食用菌黑木耳标准,这就如同生产小麦和生产面粉不是一个标准一样。
如今一个好品牌遭受侵权之困,这不仅是一家公司的损失,也可能伤害了一个产业。对于黑木耳生产和销售,有关人士对呼吁应尽快建起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宁化县开展食用菌技术创新 增强发展后劲
- 下一篇:菌菇进“公寓楼”计算机当“管家”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