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程村民种菇致富
入冬后的这几天清晨,在浙江省江山市上余镇五程村通往城区的大小道路上,天天行走着一条断断续续长达数百米的“卖菇大军”。这些赶早市的卖菇村民们,车拉肩挑,像潮水般地涌向江山市区的农贸市场,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早在20多年前,村民们就就开始种菇了。”五程村村主任郑万有自豪地地说。1986年,村里10多户村民率先种起了10多万袋黄色金针菇。第二年种菇户数增加到20多户,种菇量达20多万袋。从1991年开始,许多菇农又种起了价好销路畅的白菇。
为了带领村民走勤劳种菇致富的共同道路,村里党员、干部带头种菇,仅去年全村就种菇449.7万袋,收入达800多万元。村党支部书记蔡日升,1991年利用老屋种白菇6000袋,收入5000多元。第二年,他种8000袋,收入7000多元。2004年,蔡日升搭了一个大棚种菇,一口气种2万袋。去年种了2.5万袋白菇,收入达3万多元。路亭沿自然村村民小组长王洪勇,1996年利用旧屋种菇5000袋,当年就收入4000多元。第二年种8000袋,第三年种1万袋。去年,王洪勇搭了一个大棚种2万袋,收入达3万元,今年又搭起一个菇棚,种2.2万袋。
村民周井华去年利用老家的旧屋种菇1.2万袋,由于他参加了镇里举办的种菇培训班,实行科学种菇,加上他精心管理,收入2万多元。尝到种菇的甜头后,今年周井华投资8万多元,在荒滩上搭建起两幢共1200平方米的种菇大棚,种菇6万袋,全家4人在菇棚里安营扎寨,走上规模化种菇之路。由于周井华夫妻一心一意扑在种菇业上,忙时还有4个亲戚帮忙,他今年种的白菇已收入2万多元。周井华说,明年计划再次扩大种菇规模,力争种10万袋。“五程村村民种菇,从1986年10多户发展到今年300多户,种菇量从当初的10万多袋增加到今年后的470万袋。种菇户占全村总户数1/3以上,种菇量比以前增长40多倍,许多人由此走上勤劳种菇致富路摘掉了“贫困帽”,有的村里建起了新楼房,有的在城里买商品房,随着这支“种菇大军”的不断扩大,镇里计划给五程村申报种菇专业村,努力使更多的村民走上勤劳种菇致富路。”上余镇副镇长姜友成相告。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湖州市首次利用稻草等栽培食用菌成功
- 下一篇:丰县打造全国最大的“秀珍菇”生产基地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