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9年11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李宝星


    人物名片

    山东德衡(德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现担任德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德州新丰化肥、福建省绿威农资、山东供销农业服务股份、山东省农鲁北物流、德州富路集团等单位法律顾问。曾获中国磷复肥十年精英人物、中国农资华人百强讲师、甘肃省第六届优秀青年企业家等荣誉称号,曾任县政府法制办主任、山东绿源集团副总经理、甘肃白银绿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双赢集团副总裁等职务。2010年编著出版《中国农资(肥料)法律知识1000问》,2012年编著出版《法眼看农资》。

    感悟20年

    1998年10月,李宝星踏入了农资行业。回首往事,作为一名农资人感到无比自豪。20年来,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农资人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良好发展机遇,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创业故事,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拼搏乐章,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管理精英。

    行业在许多方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无论是在产能、产量、品种,还是科技创新、市场建设、品牌塑造等方面均获得了骄人的业绩,甚至在某些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巨大成就真是可喜可贺!

    然而,行业发展过程中显露出的问题也令人担忧和遗憾。有些叱咤风云的领军企业已不见其“雄姿”,有些“威风凛凛”的行业领军人物却“身陷囹圄”。为之叹息之余,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依法经营才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大浪淘沙,精华尚在。当前,农资企业的发展良莠不齐,农资行业的重新洗牌在所难免。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行情,面对前进路上的各种风险,理性和从容应对是重中之重。

    衷心地祝福企业和企业家们在建功立业的同时,也要做好风险防控,快速发展和风险防控二者要相得益彰,绝不能顾此失彼。只有从源头上防范、控制和化解各类风险,才能切实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才能促进和保障农资行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