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资影响力人物、中国有机肥突出贡献人物、中国磷复肥突出贡献人物、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壤保护影响力人物。主要专业领域为土壤、肥料、植物营养、节水农业、农业资源管理与利用。
推动我国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节肥节水节药、优质农产品、旱作农业等全国性重大项目的立项并组织实施,创立国家肥料配方师职业资格。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土肥水学科和行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感悟20年
这20年我国磷复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年来,中国磷复肥工业走过了从单一到多元、从低品质到高品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从净进口到净出口的光辉历程。
2000年以来,磷肥发展到了一个由小变大、由进口到出口的阶段。现代的磷复肥不仅能全面自给,还能大量出口,而且在产品结构上,一铵、二铵、重钙、硝酸磷肥,高浓度的化肥品种都发展起来了,而且这些品种的工艺,通过国人的努力在不断优化,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肥料由过去的单质肥向现在的复合化、专用化发展,由过去的养分数量供应向现在养分形态的优化和施用方式、方法的优化转变,逐步适应不同作物、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方式的机械化施肥,不断提升适应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的新形势。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由过去的一家一户到现在的规模化经营,以前只是追求产量,而现在是在追求产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品质、效益的提升,肥料养分供应也由供需平衡向农业生产多方面、作物产品多目标方向考虑。
总体而言,前段时期,我们不仅发展单质肥料,更重要的是发展复合肥料,并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发展。根据土壤的情况和农作物的需要进行测土配肥,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营养的周期需要,来提供植物的“粮食”,提供专用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开始发展肥料的复合型,品种更加丰富,而且肥效也逐步在提高。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下一步,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我国肥料行业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农业生产目标由过去吃得饱向现在吃得好,未来吃得更营养、更健康转变,磷复肥也将会有更多新发展,且未来农业经营方式多元化,农业生产方式也将发生转变,针对大农场和小农户等不同施肥群体开发多元化复合肥,有针对旱地和水田的机械施肥,适应水肥一体化发展的水溶肥料,适应农产品品质提升的功能化肥料,还有针对小农户生产方式向特色化、优质化发展的定制肥料等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