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9年11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许秀成


    人物名片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级优秀教师、化工部优秀教师,河南省劳动模范、郑州市特等劳动模范。长期从事化学肥料教学、研究与开发、产业化、情报服务、国际交流与培训及宏观经济研究。

    发明“钙镁磷肥采用玻璃结构因子配料方法”,1983年获国家发明四等奖,发明包裹型复合肥料,1998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990 年应邀赴泰国指导农业开发,1995-2001年应邀赴美国指导包裹型复合肥料(中、美专利)建厂、生产。

    感悟20年

    许秀成教授1953年考取了天津大学化工系无机物工学专业,1956年,他选修了该专业的“化学肥料专门化”。63年来与化学肥料结下了不解之缘,和土地对话,将自己的满腔热情用于教学科研,用累累硕果以及不变的赤子之心,忠诚敬业、报效国家。

    近20年来,随着化学肥料种类的迅速增多、使用量节节攀升,化肥滥用尤其是氮肥的过量使用造成了农药的大量使用,磷肥的过量使用造成磷资源快速消耗。他心系后代、放眼未来,在耄耋之年仍然为此奔波呼吁。

    2015年5月6日-8日, 许秀成教授作为筹备组组长协助赵玉芬院士组织第526次香山科学会议“建立绿色肥料保障体系的关键科学问题”。2019年他作为第一申请人,组织了第655次香山科学会议“基于生态幅的作物养分供应限与高质量农业发展”。这是代表我国科技前沿的香山会议两次讨论肥料问题。

    最近,他提出了“宇宙同源”“生物同理”的概念创新以及“肥料跨界融合创新”理念,在海南火龙果基地进行跨界融合创新试验,以此来实现增产、提质、节肥、减农药的多重目标,促进高质量农业的发展。

    60多年的光阴里,岁月如歌,许秀成教授始终从农业、农村、农民的角度出发,务实创新,为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化学肥料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倾注着自己的心血。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