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来,从坚定崛起到自我超越,中国农资产业承担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踏上由化肥生产消费大国向化肥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
二十年来,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化肥产业风雨同行,情系“三农”,立足“坚持化肥,走出化肥”的战略,依托在科学布局、研发升级、服务创新等方面积蓄的先发优势和创新经验,在中国化肥产业发展的激荡岁月中不断成长与崛起,以实际行动诠释“丰收中华,昌盛天下”的高效农业愿景。
坚持化肥,走出化肥
1999年,华昌化工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完成改制,化肥及各个分厂均转为独立法人企业。改制后,轻装上阵的华昌化工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由沙洲县化肥厂衍化而来的华源化工完成整体搬迁,并正式更名为华昌化工。“借助搬迁,华昌化工实现了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装备及工艺的一次重大飞跃。”胡波回忆说,“与此同时,华昌组建了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筹划上市。2008年爆发了金融危机,我们在化肥行业的拐点处赶上了新股上市的末班车,成功在深圳实现A股上市,为企业日后的二次创业和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金。”
2012年,华昌化工明确提出“坚持化肥,走出化肥”的战略,在探索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坚持化肥”方面,华昌化工对基础肥料生产实施了原料结构的节能技术改造,并实现了新型肥料业务的持续“倍增”;在“走出化肥”方面,参与了进口页岩气副产轻烃综合利用项目以获取烯烃资源,同时布局羰基合成及下游化工新材料领域,实现了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新材料等多领域的协同发展,为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赢得了先发优势。
专注创新,精准升级
我国化肥发展经历了农业转型加速、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等诸多阶段,华昌化工立足农业生产需求,对产业板块、设备工艺、产品服务和市场布局等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创新调整和精准升级,让创新升级成为企业进化的永恒动力。胡波认真研究肥料和农产品品质的关系,提出了“中浓度、功能化、多营养”的肥料发展方向,并持续对新型肥料进行一系列创新性的探索。
2007年,华昌化工自主研发了新型氮肥——脲铵氮肥,将氮肥的利用率提高了20%-30%,开创了新型氮肥研究的新局面。2010年,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合作开发升级“肥恋田”稳定性缓释肥料,添加多种微量元素,让营养更均衡,实现更长供肥期和更高利用率。2013年,针对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的习性,对脲铵氮肥进行升级,研发了全新营养追肥“追奭佳”,打造华昌的特色产品。2018年,依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的网膜控失技术、青岛海大生物集团的海藻多糖增效技术和华昌的螯合中微量元素等技术于一体,研发了“海动力”海藻控失型复合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拓土开疆,走向国际
近年来,在肥料减量增效和行业加速优胜劣汰的背景下,胡波为华昌化工的发展制定了肥料“走出去”的企业战略,借力“一带一路”积极向国际市场拓展,寻找国际合作的契机,致力推广以氯化铵、硫酸铵副产氮肥为主要氮源的配方肥料。
为了做好中国副产氮肥和以副产氮肥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复合肥出口,扩大国产肥的国际市场份额,输出中国肥料的发展经验,华昌化工积极对外开展示范、试验推广工作,复制中国测土配方施肥的经验。通过几年的努力,华昌化工已经在数个东南亚国家成立了联合经营公司,建立产品销售和服务的海外渠道,通过提供产品输出、品牌输出、到作物全程营养方案输出,华昌化工致力海外农业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和相当的影响力,近年来已成为中国最大(氮磷二元和氮磷钾三元)配方肥料出口企业。
提升服务,追求卓越
二十年来,农资产业的发展是从生产到流通全产业链的升级,对企业营销服务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胡波说:“除了产品竞争外,农资的核心价值也在服务。只有厂商联合,共同发挥各自优势,以提供服务为核心,提倡精准施肥,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基于这一点,华昌化工在2012年提出了营销转型的十二字方针,即“五位一体,多级协同,深度营销”,并形成了“高效农业保护神”的核心价值观,带领经销商进行转型升级,大力提高营销服务水平,通过以大型观摩会为核心的一系列营销动作扩大影响力,助推科学施肥,引领农业高产新时代的发展。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成就辉煌,展未来豪情满怀。华昌化工与中国磷复肥行业共同见证了这二十年的荣耀,未来的华昌有信心用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给行业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更好地促进农业的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一份力量,为实现“丰收中华、昌盛天下”的光荣梦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