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6日,我国磷化工行业两大巨头——开磷集团、瓮福集团完成整合重组,贵州磷化集团正式成立,成为新时代行业整合发展的先行者和探路者。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代表着新的高度,也昭示着新的境界。在“见证荣耀——中国磷复肥产销20年大型采访活动”中,《中国农资》记者专访了贵州磷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向读者深度解读贵州磷化集团借整合之势打造全球磷化工先锋企业的基因密码。
时代需求 勇挑重任
当初的荒山野岭,穷山恶水,被一群激情四射的创业者们硬生生地缔造出了如今满沟沟、一片片灯火通明,气壮山河的现代化工业园区。这是放眼望去而看到的今天贵州开阳、息烽、福泉三大磷化工基地的繁华景象。
上世纪50年代末期,开阳磷矿(原开磷控股集团前身)正式成立,迈出了发展第一步。至上世纪80年代末,开阳磷矿发展成为当时国内重要的磷矿生产基地。
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填补国内高浓度磷肥空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先后建设了贵州瓮福、云南大黄磷、广西鹿寨、湖北黄麦岭和大峪口五大磷肥企业。
在贵州,当时,酷爱英语的中学数学老师何光亮,毅然转行,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了贵州瓮福矿肥基地工程建设指挥部的一名外事翻译,一干就是29年。
何光亮告诉记者,在“八五”“九五”期间,国家投入50多亿元在贵州建立瓮福矿肥基地,引入外汇资金和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磷肥生产技术和装备。
基建10年中,何光亮参与完成了瓮福外资引入、技术及装备引进吸收等对外对内的涉外管理工作,为矿肥基地顺利建成投产做了大量工作。此后,作为商务谈判负责人,全程主导了湿法磷酸微乳净化技术、磷矿伴生氟资源综合利用等行业关键和核心技术的搜索、谈判、引进消化、规模工业化,如今仍是企业的金字招牌和效益支撑。
何光亮亲身见证和参与了中国磷化工产业这段辉煌的历史,他向记者回忆到,当时国家不遗余力的这样做,就是为了彻底改变我国农业高浓度磷复肥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目的是要把自有磷矿采出来并且用得上,瓮福的建设成为当时中国磷化工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经过10年的努力,到本世纪初中国磷化工产业基本建设宣告完成。到2005年中国磷复肥产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2007年中国磷肥已经由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国产高浓度磷复肥已实现自给有余。2014年,我国成为高浓度磷复肥的全球最大出口国。近20年的发展,中国磷化工行业完成了采得出、用得上的光荣使命和时代重任。
转变观念 持续创新
在农业生产对肥料的刚性需求与农业市场偌大的蛋糕面前,中国磷化工行业狂飙突进,从2000年基础建设完成到2015年我国成为世界磷复肥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这20年我国磷复肥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愈加突出。
随着产能过剩,政策调整,资源约束、环保压力逐渐增大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市场也出现大起大落的周期性波动,呈现长期低迷常态。毋庸置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已是当前中国磷化工行业所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何光亮对记者说,破解行业的矛盾和问题,必须转变观念,甚至要舍弃一些发展。比如,保持开采量不变,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资源综合利用上来。
何光亮强调,资源开采出来,要使它发挥更好作用、更多价值,同样的资源要产生更好效益,同样的效益要消耗更少资源,所以,必须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和精细化发展,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为此,贵州磷化提出了“善用资源,造福人类”的企业使命,围绕实现磷及其共伴生资源高效、梯级利用这一目标,进行了不断地、艰苦卓绝地持续创新。
何光亮进一步介绍说,技术创新支撑矿产资源的全元素产业化利用,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以集团旗下瓮福板块为例,经过2016年行业“寒冬”洗礼,瓮福下决心进行3年转型升级和调结构,使磷精细化工效益比例大幅提升,如今传统化肥贡献仅占整个公司20%左右,对大盘子的影响在减弱,这与强大的技术创新支撑分不开。今年,由于化肥价格垮塌严重,大多数化肥企业面临生存挑战,但瓮福板块逆势而上,取得历史最好经营业绩。当前,集团的开磷板块也正在朝这个方向调整。
追求卓越 领先全球
一个以众多创新技术为支撑,覆盖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体系在贵州磷化正构建而成。磷及磷化工、煤化工、氟硅产业、绿色新型建材、生产型服务业、资产管理“一核五板块”的发展格局正喷薄而出。
以磷资源为核心要素,挖掘产业链共生耦合价值,是贵州磷化集团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比如,磷酸副产氟硅酸制无水氟化氢技术,是贵州磷化集团造福人类的独有核心技术。传统工艺要消耗极为稀缺的萤石资源,而这项技术是将磷矿伴生的3%氟资源提取出来利用,变废为宝,而且没有氟石膏排放,属于典型的循环经济。仅贵州磷化集团拥有的磷矿,就可增加近4500万吨氟资源,为人类氟资源提供了新来源、新保障。
何光亮说,责任是灵魂,坚韧是品质,创新是精髓。贵州磷化集团提出打造全球磷化工先锋企业目标,先锋并不是单一的体现在产能规模上,要做全球行业先锋,就必须是发展效益上的先锋,生态环保上的先锋,资源梯级利用的先锋,磷石膏综合利用的先锋等,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称之为先锋企业,对此,我们有充足的底气和信心,也一定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