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0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资监管亟待升级


    近年来,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以种子、农药和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为重点,积极开展农资市场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各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但是,通过笔者一线调研却发现如下问题:一是个别不法商贩采取送货上门、走村串户等形式贩假、售假。二是个别农资经营单位“两账两票一卡一书”制度执行不到位,商品溯源管理落实不够好。三是个别地区农资经营主体逐年增多,执法力量相对短缺,监管漏洞不时发生。

    对此,笔者建议:第一,加大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的宣传力度。并开展执法人员及农资经营者培训活动,增强农资经营主体的自律经营、诚信经营意识。

    第二,加大对农资经营主体的巡查密度,要从农资产品抽检、查验证照以及经营者仓库等方面入手,及时发现问题农资,立案查处,将坑农害农的违法经营行为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不合格农资不出库、不入田。

    第三,加强投诉受理工作,把好农资商品质量关。对检测不合格的农资要加大清查、公布力度,坚决把不合格的农资清除出市外。还要做好农资使用者的投诉受理工作,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 张俊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