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9年9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聚多喜®:防治蓟马的高效武器


    全世界已知蓟马有276属2000余种,攻击危害超过100多种植物,包括芒果、柑橘、辣椒、草莓、番茄、甜瓜、豆类和其他蔬菜、水果和观赏作物,是世界性害虫之一。蓟马成虫和若虫均可锉吸寄主植物的新梢、新叶、嫩芽、嫩茎、花和幼果等组织表皮的汁液。被害叶片叶缘卷曲不能伸展,呈波纹状,叶脉淡黄绿色,叶肉出现黄色锉伤点,受害严重时生长点生长受抑制,生长点萎缩,最后被害叶变黄、变脆、易脱落。芒果、柑橘、草莓等果实受害后,表皮呈黄褐色斑纹或长满锈斑,果皮粗糙,出现畸形,易脱落,严重时出现果实扭曲,产量下降,商品性劣化,乃至丧失商品价值。蓟马同时也是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的重要媒介,导致多种寄主植物病毒病逐年加重发生,对品质和产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蓟马防治难的三大原因

    一是生理特性。蓟马体型微小,成虫体长1mm-2mm,卵长0.2mm;蓟马昼伏夜出,白天常躲在花器和阴凉处;蓟马成虫善于飞行,能够借助风力进行远距离飞行,扩散和传播速度非常快。因此,蓟马的发生为害具有极高的隐蔽性,防治上容易错过最佳窗口期,防治药剂难以有效接触到蓟马,导致大多数时候蓟马的防治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二是繁殖特性。蓟马很少通过两性生殖,主要通过孤雌生殖产生下一代,繁殖能力很强,世代重叠严重,一年四季均有发生。1只蓟马雌成虫可以在1个月时间内繁殖成千上万个后代。在生产实践中常出现杀死蓟马的速度还赶不上蓟马的繁殖速度的现象,如再遇上适宜蓟马繁殖的高温干旱天气,蓟马就很容易爆发成灾。

    三是常规防治的局限性。农业防治方法中的清洁田园、覆盖地膜等,物理防治方法中的隔离、诱捕、净苗等和生物防治中的释放天敌等都是有效的管控蓟马危害的手段,但是在集约化生产的当下都很难被大面积应用和有效执行。由于蓟马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短期内很容易成灾,在中国当下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生产实践中防治蓟马主要还得依靠化学药剂防治。但化学药剂防治面临着蓟马受药难、抗性发展快的难题。

    聚多喜®——蓟马激动素

    为了解决蓟马难以有效防治的难题,Koppert(科伯特)的研发人员通过对蓟马习性的长期深入研究,发现了一个有效提高的蓟马受药机会的产品:聚多喜®。聚多喜®是从多种植物组织中提取的富含有天然源小分子活性成分物质,与防治蓟马的药剂混合使用后,可以快速促使蓟马高度兴奋,扩大蓟马活跃范围,迷惑蓟马感知,诱使蓟马离开花器等隐蔽藏身之处,显著提高蓟马接触药剂的机会。聚多喜®对藏匿于花器和萼片下面的蓟马最为有效。

    聚多喜®与蓟马药剂混合喷施后,相当于给“炮弹”穿上“糖衣”,不仅让蓟马对蓟马药剂具有偏好性,兴奋地从花中、叶丛、叶背等藏匿之处跑出来,充分暴露,可以有效接触药剂,从而快速、高效地提升蓟马杀虫剂的防效,而且让蓟马对药剂具有偏好性。聚多喜®的混配性很好,安全性很高,和阿维菌素、多杀菌素、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菊酯等杀虫剂混合复配使用都取得了良好的田间防效。

    聚多喜®使用方法:在蓟马防控时期内,要每次配置化学药剂时都添加聚多喜®,使用前摇匀,配置过程中搅拌充分,推荐用量:露地作物:每亩133ml-266ml;保护地作物:500-1000倍液;果树:300-500倍液。聚多喜®的出现是蓟马危害重灾区农业种植户的福音,让蓟马不再难防,蓟马不再难治。

    □金敦福技术中心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