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9年9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零预算自然农业”真适合印度吗

《中国农资》记者 黄 敏 译

    当前,印度政府正致力于推广“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不使用任何农用化学品”的农业模式,被称为“零预算自然农业(ZBNF)”。这一模式将对印度农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日前,印度农药生产及制剂联合会(PMFAI)会长Pradip Dave针对这一现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问:印度政府推动“零预算自然农业(ZBNF)”,您对此有何看法?

    Pradip Dave:印度政府鼓励推行“零预算自然农业(ZBNF)”模式的目的在于帮助农民实现收入翻倍。“零预算自然农业(ZBNF)”是指不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的无化学成分的农业活动,我认为现阶段预测它的任何积极影响还为时过早。

    首先,虽然它被称为“零预算”,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完全预算为零。因为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水、电、泵、种子等都需要费用,即使是动物粪便和堆肥这样的有机投入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此外,自然农业/有机农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这又进一步提高了人力生产的成本。实际上,在面积4英亩以上的土地耕作,考虑到有机投入的大量需求,“零预算自然农业(ZBNF)”耕作方法将是非常困难的。

    从印度农业历史发展来看,直到20世纪50年代,印度农业都是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的有机农业,由于农业生产严重短缺,依赖粮食进口。20世纪60年代以后,印度农业开始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了粮食产量。自2000年以来,印度的农业产量一直在加速增长。其中,1970年至2000年的经济增长达到760亿美元;2000年到2014年增长达到2660亿美元。目前,印度农业产值367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超过美国、巴西等国;农产品出口额达350亿美元,居世界第八。

    2014年5月,世界银行曾提出:“印度带来了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农业革命,使该国从长期依赖粮食进口转变为全球农业强国,如今已成为粮食净出口国。”目前,印度每公顷农药消费量为世界最低,为0.6公斤/公顷。然而,印度每年有近五分之一的农作物因虫害、疾病和杂草而损失。据印度政府统计,2009年损失的农作物价值估计高达9万多亿卢比。印度目前的人口数量为13亿人,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5亿人。这就意味着,提高农业生产的速度对印度来说非常关键。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城市化和住房需求不断减少的时代,农业用地被迫向非农业用途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很难想象,没有使用技术的“零预算自然农业(ZBNF)”将如何帮助或支持实现国家粮食安全。

    问:请您谈一谈这一模式的推动对市场上的化肥、农药造成怎样的影响?您认为在不久的将来销售量会下降吗?

    Pradip Dave:我预计,印度农业化学品的使用数量不会有任何减少,因为农民不太可能转向大规模的“零预算自然农业(ZBNF)”模式,这一农业模式下农产品产量具有不可预测性。

    问:您认为怎样才能使化肥、农药对土壤和植物更友好,从而减少农业中的负面影响?

    Pradip Dave:技术总是在进步。现代化学产品基于最新的科学进展,具有其独特的行动模式:以害虫和杂草为目标,旨在将对人类健康或非目标物种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

    问:您认为“零预算自然农业(ZBNF)”在推行过程中将面临哪些挑战?

    Pradip Dave:我认为,对付重大的虫害袭击事件和满足实现预期生产力产出所需的植物营养将是关键的挑战。如果这一模式在这方面失败了,农民就会失去他们的投资,而印度农民中占绝大多数的只拥有小块土地的农民将无法承担损失。此外,未经处理在自然耕作中播下的种子往往会影响土壤。种子在加工过程中会受到机械损伤,受损种子容易受到真菌的侵染,为土壤播种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虽然政府要求农民采用“零预算自然农业(ZBNF)”模式,但印度媒体报道称,在Andhra Pradesh, Karnataka, Maharashtra, Haryana, Himachal Pradesh, Punjab, Haryana等地只有少数农民采用此耕作方法。在印度南部也存在类似的情况,采用此耕作方法的农民仅仅局限于Palakkad, Thrissur, Wayanad, Kerala的少数地区。在Punjab,每10亿英亩的播种面积中只有不到1000英亩采用自然耕作。

    Sikkim地区实行“零预算自然农业(ZBNF)”模式后,严重依赖其他地区来养活当地人民。由于有机农场生产效率低,对有机肥料的需求量大,目前还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问:您觉得“零预算自然农业(ZBNF)”在改善印度农作物健康方面能取得成功吗?

    Pradip Dave:目前还没有任何科学的证据能够证明“零预算自然农业(ZBNF)”耕作方法可以改善作物的健康状况。目前很多研究机构和农业大学还在对此进行研究,并在各种作物上进行试验。回顾过去,1960年以前的经验并不令人鼓舞。“零预算自然农业(ZBNF)”新模式提出,还没有证明其有维持农业生产力的能力。据我所知,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ICAR)等科研机构仍在研究香米和小麦等作物的ZBNF方法,评估其对生产力、经济、土壤健康(包括土壤有机碳和土壤肥力)的影响。来自《markets of Andhra Pradesh and Maharashtra》的报道称,农民在看到ZBNF的收益下降后,已经回归传统农业。由于缺乏科学分析,目前印度科学界对“零预算自然农业(ZBNF)”的影响并不确定。

    综上所述,我对“零预算自然农业(ZBNF)”在印度农业,特别是在高海拔农业上的推行并不看好。从目前的形势和需求来看,印度是时候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农业生产率了,因为逆转可能会对经济造成非常严重的冲击。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将是摆在国家和人民面前的最大挑战。

    □ Daniel Jacobs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