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过厂区,穿过闹市,躲过湍急的车流,最后,终于远离喧嚣,听见了风吹树叶的声音。风是从教学楼方向吹来的,干净、安详,和着初秋清凉的阳光,落在毛茸茸的草地上,也落在我的发梢上。有花儿在树上开放,而一些久违的词句开始在这时苏醒过来:诗,纯洁,理想还有未来。这都是花样年月里最茂盛的东西,我以为它们早就凋谢了,可一进校门,它们又全部有了生命。
如果不是再次闻到校园的气息,我不知道这些记忆还会沉睡多久。它们停泊在生命深处,差不多已经被岁月的尘土完全遮盖了。很多年前,我在一所偏远学校读书,学校隐没在无边的浓绿里,北边是青青苗圃,左右是挺拔的高粱。每次假期结束,班主任的身影就会早早出现在学校门口,他像父亲一样迎接我们,身上浓重的烟草味道让人觉得亲切而又温暖。
那时我们爱在田间散步,夕阳暖暖地挂在天边,村庄里炊烟袅袅,我们一边背诵着“枯藤老树昏鸦”,一边把自己想象成背井离乡的旅人。走出很远,回头看,校园静静伫立在暮色里,像家,已经亮起了橘黄的灯光。于是我们返身回去,继续学习。学校门口有两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很寻常的八个字,印在斑驳的白灰墙壁上,是那个时代的经典标语,我每天从它身边进进出出却很少留意。后来,告别校园走进社会,我才慢慢体会到这八个字的珍贵,才知道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原来浓缩着那么多的叮咛和盼望。
现在,我走在这座以“现代”命名的校园里,呼吸着无处不在的蓬勃的气息,在时尚大气的建筑中看“成人、成材、成功”的励志横幅,听露天音响里铿锵有力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品味着“志强智达,德行天下”的校训,有关校园的记忆像春天的长藤再一次攀援进胸膛。一切还是那样熟悉,正大、无私、博爱、坚定……它们从历史一路走来,带着蓝天一样纯正的本色,播撒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佛说,充满大爱,方知生境的干净与完美,我不懂佛,我只知道,在这样的氛围里成长,每个孩子都会心有主张,每一颗稚嫩的心灵都会变得充实而有力量。
天空高悬在头上,像一片坦荡的大海。我相信,多年以后,当这里的一切走进下代人的记忆,所有的片断背后,都会映衬着一片纯净的蔚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