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首个《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在山西发布,并将于8月25日实施。《规范》对服务方式、服务组织、服务内容都有详细的标准。《规范》要求,参与托管的主体必须具备法人资格和两年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经验,同时,必须拥有与其服务内容、服务能力相匹配的专业农业机械和设备以及农业技术力量。《规范》细化规定了提供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农资供应服务、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服务、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服务、农机作业及维修服务、农产品初加工服务和营销服务等七大服务,每一项服务又细分出多项具体规范。以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服务为例,托管服务不仅要提供深翻、深松、秸秆还田等田间作业服务;而且要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减量增效新技术服务,提供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农业节水技术服务,提供绿色防控产品、高效低风险农药和高效大中型施药机械以及低容量喷雾、静电喷雾等先进施药技术服务。《规范》也进行了标准分类,区分了全程托管、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等服务方式。农户可以将“耕、种、防、收、加”等作业环节全部委托,或者选择几个环节进行托管。
这意味着,《规范》不仅为农业生产托管保驾护航,也给农业服务业的未来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由此,《规范》的出台,将成为撬动山西农业服务业发展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