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7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见字如面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王 燕

    傍晚的小区里,总有悠扬的小提琴声响起,多是中外名曲,偶尔有的小节略显生涩,间歇还会反复练习其中的片断。我虽是外行,但也听得出水准不低。如同绘画一样,从一开始的临摹到后来的随心所欲、挥洒之间,个人的风格已贯穿其中。

    我一直钦慕有绘画和音乐特长的人,喜怒哀乐可以用画面、音符去传递、展现,迅速又直观。幼时家贫,借阅学校图书馆的书籍是最省钱的爱好,于是从小学到现在,阅读成了可以伴我一生的习惯。在我眼里,文字是有画面感的,它让我在脑海中肆意想象,我也试着用文字描绘我的所看所想。

    年轻时,写作文喜欢堆砌成语、引用名人名言,写到欢庆场面就使用“锣鼓喧天、彩旗飘扬”,现在看来不过是新八股风,套路太多,千人一面,一看开头就知结尾。我想,文字应该像春天的微风、像夏天的狂风骤雨,带来一阵阵花香,又或者淋得人狼狈不堪,这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不加雕琢,不动声色,默默影响和改变着你。

    读过的书籍中,有些已浸入我的血脉里,它们带给我更多的体验,也教会我从不同视角看待世事。书读的越多越喜欢朴实无华的表述方式,打动人心的不是华丽的辞藻,也不是慷慨激昂的语句,是对真善美的感悟和追求,是草叶上的露珠,是分身乏术时别人温暖的帮助,是对万事万物的敬畏、感恩之心,是发现生活的种种美好,我也试着用文字分享给他人。

    很喜欢那个书信往来的年代,我们互相用文字沟通、倾诉。见字如面,说的多好,看到你的文字如同看到你的样子,含蓄内敛,又饱含着深情厚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