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资“创客”:跟上时代脚步,保持创业精神

《中国农资》记者 张 涛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严峻,企业日子普遍不好过。对于农资市场来说,随着农资行业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各项行业优惠政策逐步取消,农资流通企业受到上下游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要面对产能过剩、利润率下降的市场现状,同时还要面对下游客户在需求和服务等方面的转型。行业中,特别是农资企业普遍负债率高、利润率低,甚至个别企业出现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摆在企业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生存、规避风险,实现转型升级和长足发展。近日,在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举办的会长会上,国内主流农资企业针对当前市场热点展开探讨,相互交流经验,促进行业长足发展。   

    A  产品创新 

    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

    “体制机制的变革、增长动力的发掘,都离不开改革,唯有改革才是我们的发展动力所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与棉麻局副巡视员,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符纯华辩证地提出,在困境面前依然存在机遇,更要充满信心。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重点提出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相信农资企业也必将会在改革浪潮中迎来再一次重大发展机遇期。

    他认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无处不在的创新意识和无时不在的创业精神!”唯有不断创新、不断开拓,保持创业精神,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跟得上市场的变化,跟得上客户的成长。

    农资产业先要从肥料说起。当前我国农业正在从单一追求产量向高质量和高效益转变,从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要素投入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优质钾肥及各种专用肥、水溶肥、液体肥、中微量元素、硝基肥、缓控释肥的生产,硝酸磷肥法生产磷肥等都在鼓励发展类中,因此,在减肥、减药增效、发展绿色农业的今天,农资行业发展优质高效、对环境友好的农业投入品和规模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必然之路。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知名的农资生产企业,公司着力调整产品结构,研、产、销等多个环节一起用力,致力于打造多种高附加值、高盈利能力、强市场潜力的新产品,最终形成“以基础型肥料为基座、以功能型肥料为塔腰、以特种肥为塔尖”的金字塔产品结构,开发了一大批诸如镁立硼、四全、双机源、涓露的特种肥料。

    除了生产企业,农资公司也在依托自身的渠道和服务优势,在肥料创新上下功夫。浙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有关科研院所合作,针对各地经济作物开发“一品一肥”专用肥料,由浙江省农科院和浙江惠多利肥料科技共同研发生产的茭白专用肥得到各方好评。全年公司累计销售自产复合肥 16.05 万吨,比上年增长 14.57%,累计推广测土配方肥 25.5 万亩次,实现了肥料功能化、精准性。

    B  服务创新

    肩负使命拓展业务外延

    谈到服务,农资企业赋有与生俱来的天然使命,特别是在当下农资企业转型升级的过渡中,服务至关重要。在东北,最近两年春季市场肥价高、变数大,需求疲软,基层经销商多是随进随销,甚至“买空卖空”,“启动晚、销售急、结束早”是最突出的特点,资金、物流成本以及市场风险基本都集中到流通、承储企业身上。不过,辽宁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抓住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大好机遇,注重与大农户的有机衔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层次。除了推进网络建设和发展物流基地外,辽宁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土地托管服务。于 2015 年开始实施“农商银”万亩玉米土地托管服务项目,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与金融机构深化联合合作,以“农户+商企+银行”模式,为农户提供全方位、可供选择的耕、种、管、收、储、加、销土地托管服务。

    开展类似业务的还有河北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其在全省打造“丰安”农业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土地托管、土地流转,通过点餐、套餐、定制作物方案、订单生产粮食收储等多种形式,推进全程农业产业化服务,在试点区域初步形成了上下贯通、融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上持续发力,建成县级标准化为农服务中心 15 个;完成土地托管 30 万亩,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公司相继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成立了“沃禾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五原县成立了内蒙古翔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机械化作业无人机植保等现代化农业服务取得良好效果。

    除了做好为农服务的本职工作,农资企业还参与到精准扶贫的队伍中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将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今明两年“三农”领域必须完成的头号硬任务。今年,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联合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传媒开展“中国农资行业精准扶贫‘双百行动’计划”,20多家企业积极参与,目前已经举办了多场有影响力和带动性的捐肥活动。中华合作时报社编委、中国农资传媒执行总编孙立新呼吁:让更多的企业用更多的实际行动去带动全行业,以“三农”情怀践行精准扶贫,积极推动产品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服务扶贫,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C  经营创新

    防范风险与多元化并举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有诸多不确定性,使得各行业的外部发展风险较大,外因也影响着内因,但是内因是始终起到关键作用的。今年行业内的热点莫过于尿素期货的计划上市,尿素期货上市后对行业是机遇,也是挑战。符纯华表示,机遇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创新企业经营,而挑战是尿素期货上市后对行业现有农资流通格局、对尿素市场定价、对上下游的影响,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是巨大的。相信面对行业的风险挑战,企业必然要通过建立一系列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市场工具,紧紧把握发展重心,抓住发展机遇,防范和化解企业各种经营风险。

    面对风险防控,华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建立和完善贸易管理制度,划定了禁区,明确了风险防控流程,提供了防控措施与办法。同时做好合同规范,合同规范能起到风险防控前置,以强大、专业的法务支持做后盾,做好合同条款审查、风险提示,以备纠纷时确保公司利益不受到损失,执行过程能做到风险跟踪与化解。

    除了风险防控,农资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创新也是目前行业的一大亮点。提到多元化发展,浙农抓住市场机遇,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湖北省农业生产资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则凭借自身在茶叶上的资源优势,努力做好“肥茶并举”,同时以品牌建设和茶旅融合助力脱贫攻坚。目前,湖北省茶业集团将茶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通过在咸宁、宜昌、恩施等茶叶主产区建设标准化生态有机茶园,与重点贫困县开展技术、品牌、生产和市场等“四项合作”,帮助茶农茶企提升种植加工水平,大力推介春茶采摘体验、传统制茶工艺演示、茶艺表演、茶文化推广等活动,有效促进了茶旅融合。

    D  渠道创新

    “一带一路”开展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提出 5 年多来,农业作为顶层战略的重点领域,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投资、贸易等合作,农资企业也在国际合作中开拓更为多元、广阔的发展空间。黑龙江倍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农资企业“走出去”号召,在做强内贸的同时,积极开拓外贸业务,对接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年钾肥进口量,硫磺、复合肥、粮食等出口量双超百万吨,跻身全国三甲。集团下属子公司龙生经贸公司与俄罗斯乌拉尔钾肥公司保持稳定友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多年来陆运化肥进口规模雄踞全国榜首。2015 年起,集团与全球最大的钾肥供应商加拿大钾肥公司合作,取得了粉红色颗粒钾肥的独家代理权,邀请中加文化大使“大山”先生代言,通过精心策划、强力营销,“倍丰加钾”畅销全国,已成为加拿大钾肥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客户。去年,双方又签署了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 为今后稳固钾肥市场供应奠定基础。

    安徽辉隆农资集团坚持 “进出口结合,内外贸一体化”方针,对外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东南亚一直是辉隆的重要市场之一,农药、化肥产品已经广泛销往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多个国家,年出口化肥量保持在 100 万吨以上,其中在东南亚和南亚年出口量约 50万吨。未来,辉隆在与东南亚市场的农资产业合作方面,将不仅仅致力于加深产品贸易合作,还将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协会及有关部门等进一步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在农化技术推广、植保服务等多方面、多角度的广泛合作,共享信息、技术和资源,共同开展研发和实验等合作。

    与以上两家公司不同,烟台市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地处沿海,有着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依托烟台港、青岛港、湛江港、赤湾港以及部分边境口岸,与俄罗斯、英国等国家开展化肥、农药、红酒、蜂蜜等产品的进出口业务,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探索农资企业新型发展路径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当前,农资行业正处于关键性的爬坡期和转型期,需要企业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时刻需要保持创业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将创新的思维执行到位,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和客户的需求,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与背景。通过此次会议中成功企业的经验分享,不难看出很多企业已经行动,相信行业也必将在改革浪潮中迎来再一次重大发展的机遇期。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