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9岁的崔家斌是鄂中生态集团公司总部江北硫酸厂一名电焊工。在鄂中这个高学历众多的大型民营企业里,只有高中学历的崔家斌立足本职岗位,苦练技能,凭借过硬的本领和细致认真的作风,高尚的职业操守,成为鄂中生产战线上的“顶梁柱”,职工心目中的“标杆”。
崔家斌已有30年电焊从业经历。刚参加工作时,师傅告诉他,要成为出色电焊工必须具备腕功、腿功、眼功。凭着钻劲和韧劲,崔家斌参加工作不到一年就掌握了多种焊接技术,不到两年便挤身高温高压设备、管道制作和抢修的“顶尖焊工”行列。从2006年4月入职鄂中生态总部江北硫酸厂至今,崔家斌多次被评为公司优秀员工。在公司组织的历次焊工技能比赛中,从未让焊工冠军旁落。
锅炉和高温换热器是硫酸生产中重要设备,焊接技术要求非常高,每次抢修,厂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崔家斌。10多年来,这活也很自然成了崔家斌的“专利”。遇夜晚突发抢修,崔家斌也是随叫随到。锅炉爆管停车后经泄压降温处理仍有50℃-70℃,作业空间小、灰尘大。在抢修过程中,崔家斌身穿10多斤隔热服、防护帽,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为保证100%成功率,一个焊姿要保持30分钟时以上。
转化换热器内1000多根管道分布纵横交错,作业空间狭窄,经冷却后设备温度仍高达40℃-60℃。在检修时,密密麻麻的钢管虽经碱水冲洗,但酸味仍较浓,少量酸泥附着在管板和管壁,焊接难度非常大。若焊缝有漏点,会造成尾气排空上升,增加尾洗成本。10多年来,崔家斌克服了常人无法忍受的困难,一次焊接成功率100%。
江北硫酸厂维修班班长杜红军进入公司前,从未摸过焊枪。几年来,经崔家斌悉心指点和自己的勤学苦练,杜红军在去年3月份获公司举行的职工技能大赛第3名。他把这些成绩全归功于崔家斌:“崔家斌干活精细、严谨,讲规矩,讲美观,大师风范让人佩服。他还是解决‘疑难杂症’的高手,从不居艺自傲,是厂里一块宝。”去年3 月 7 日,总部硫酸厂高温过热器水壁管穿孔抢修后计划开车时间在即,但试压试漏不合格,在场的人急得团团转,崔家斌被派往现场救急。他沉住气,稳住架,在困难和高精技术面前再现过人绝技,抢在预定开车之前免检开车。
进公司13年,崔家斌累计焊接各类设备、管口已无法统计。江北硫酸厂厂长说:“崔家斌干活的速度和效率一人顶俩,全部是免检工程。只要崔家斌走过的地方,手摸过的设备,我们就心里有底,百分之百地放心。”
2008年下半年,硫磺价格上涨,江北硫酸厂被迫停车半年。在深圳打工期间,一技术企业开出3倍以上待遇,尽管当时每月工资仅1800元,但他不为所动。他说:“鄂中是家乡企业,企业改制下岗时,是鄂中给了自己二次就业机会,我更看中的是鄂中的未来。在荆门,我为能在这样的企业工作而骄傲。”当年年底,生产部有意提崔家斌为设备主任,崔家斌认为自己性格不适合做管理,婉言相谢。职工们说:“崔家斌永远只知埋头干活,从不争待遇。”崔家斌的工作态度和技术,厂领导们早就看在眼里,心里总觉得有丝丝亏欠。
“功臣屈‘嫁’江北硫酸厂,江北硫酸厂可不能让功臣受屈。”2015年 12月,在崔家斌毫不知晓的情况下,江北硫酸厂通过报批,给他涨了300元工资。
崔家斌作为一名普通焊工,其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高尚的职业操守,追求技术永无止境的内心,在鄂中被广为传颂,激励人们在为实现鄂中二次腾飞的追梦路上不懈奋斗。
□ 高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