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召开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芭田股份参与的项目《我国主要农作物区域专用复合肥料研制与产业化》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并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6年系统研究
解决三大产业难题
该项目历经16年系统研究,创建了作物区域专用复合肥配方制定的理论与方法,解决了我国作物专用复合肥料“想生产无配方”的产业难题;突破复合肥料浆工艺高氮型、高塔工艺高磷型作物专用肥产业化关键技术,解决了“有配方难生产”的行业痛点;创立中国特色的配方-生产-服务-销售一体化专用肥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复合肥产业升级,奠定了我国复合肥料产业新格局和国际领先地位。
以张福锁院士为组长的科技成果评价委员会表示,该项目在专用肥配方理论与方法、生产工艺、产业模式等方面取得的原创性成果,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其中,芭田股份在突破生产工艺技术、创新产业模式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与芭田股份深度融合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专注创新的精神息息相关。
突破关键技术
引领行业技术升级
作为复合肥高塔时代拓路者,芭田股份早在2003年便成功建成国内第一座年产20万吨高塔造粒生产颗粒复合肥料的生产装置,大大提高氮含量,开辟一条新复合肥生产途径,结束我国无熔融高塔造粒生产NPK复合肥历史。
芭田股份还成功发明高塔工艺“管式反应料浆”增磷技术,突破高磷配方液相量不足的关键技术瓶颈,在线直接合成聚磷酸铵,解决高塔工艺难以生产高磷配方专用肥技术难题,建成世界首套高塔高磷生产线,填补国内外空白。
构建智慧产业格局
成为行业“智”造标杆
近年来,芭田股份还坚持立足农户需求,创新探索产业模式,为农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品质服务。一方面,创建“肥料+方法+设施” 推广模式,指导农户科学施肥、帮助农民提高收益。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开展物联网涉农数据智能采集、智能分类、可视化分析、智能服务等工作,打造多个模块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化肥、农户、大数据”有效交汇,形成“生态芭田、智慧芭田”的产业格局。芭田股份在农业大数据上的技术创新,使得传统农业插上了数字化翅膀,不仅是行业“智”造升级的良好示范引领,更将推动整个行业大数据生态圈的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
技术引领行业
芭田股份扎根肥料30年,开创11个行业第一。创新冷冻法(硝酸钙结晶法)硝酸磷肥工艺,解决了磷石膏堆放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启了我国硝酸磷肥的新篇章。
芭田股份总农艺师段继贤表示:“产学研合作是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成立之初,芭田股份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技术储备,为行业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